






位于美洲大陸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亞高原,橫跨阿根廷與智利兩個國家,這片高原匯集了大草原、冰原、千年冰河、湖泊、峽灣、海灣、火山等景觀,是地球上最壯觀的地區之一。巴塔哥尼亞地區地廣人稀——1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約為阿根廷和智利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但兩國僅有不到4%的人口定居于此。
一直以來,有著“世界盡頭”之稱的巴塔哥尼亞都是荒野、偏僻的代名詞。20多年前,英國旅行作家布魯斯?查特文溘然辭世,他留下的傳世之作《巴塔哥尼亞高原上》,為無數人開啟了去這片蒼茫大地的夢想。
位于智利的托雷德裴恩國家公園,就是巴塔哥尼亞地區最著名的景區,以湖泊、冰河、峽灣和一些獨特的動物著稱,被不少地質學家評為“世界上最美的雪山峰林地貌”。但托雷德裴恩最為著名的卻是湖泊,不知是因為水中的藻類還是富含某種礦物質的原因,這里的湖泊都呈現出一種彷佛不屬于自然界的藍色,美得讓人窒息。
最美的雪山峰林絕無僅有的藍色湖泊
托雷德裴恩占地面積2421平方公里,隱藏在安第斯山脈南端,距智利首都圣地亞哥2500公里。歷史上,印第安人的一個分支——德衛爾徹人曾在這里生活。16世紀西班牙人入侵后,德衛爾徹人慘遭滅族,但是他們留下的文化卻會長久地存在。托雷德裴恩在當地語言里被寫做TorresdelPaine,其中,Paine一詞就是德衛爾徹人的語言,意思是“藍色 ”;Torre則是西班牙語,是“塔”的意思。因此,托雷德裴恩的含義是“藍色的塔”,這是指被冰雪覆蓋的托雷峰山頂上直聳的4塊巨大的石板。其實不光是4塊石板,公園內幾乎所有的山峰都覆蓋在厚厚的冰層之下,晶瑩剔透。融化的冰水從山頂流下來,形成河流、湖泊和瀑布。在夏天,如果幸運的話,還能看到大塊的冰從山頂上崩塌下來,發出沉悶的轟鳴。
因為曾經有大量的冰川,公園里由冰川作用雕琢出來的風景無與倫比。冰山下的山坳里,有幾座冰山融化后匯聚而成的瀑布,水流湍急,如萬馬奔騰,氣勢澎湃。這些冰山融化形成的河流,在托雷德裴恩形成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湖泊。也許是水中藻類的作用,也許是湖水富含某種礦物質,這里的湖泊都呈現出一種獨一無二的絕美藍色,尤其是最美麗的拉哥裴赫湖。這種藍色好像不屬于自然界,世上再難找出和它一樣藍的東西。此外,由于天氣不同,湖水的藍色也會有所變化,即使是相鄰的兩個湖,它們也不會“藍”得完全一樣。只有親眼看到這些湖泊才會明白,為什么生于斯長于斯的原住民會把這里起名為“裴恩”——它簡單而準確地概括著這里的景物。
與中國的藏族崇拜雪山相似,巴塔哥尼亞原住民對雪山也充滿了敬畏之心。包圍著拉哥裴赫湖的柯爾諾和托雷兩座雪山便是他們心中的神山。在傳說中,這里曾經住著一條邪惡的大毒蛇,它制造出一場大洪水,想要滅絕居住在托雷德裴恩的部落,洪水退去后,毒蛇偷去了部落里最強壯的兩名勇士的尸體,把他們變成了石頭。當地人相信,兩座并列的神山山峰就是那兩位勇士變的,他們不僅守護著臂彎里那奇異的藍色湖泊,也守護著生活在托雷德裴恩的人們。
神秘的幽藍色冰川大風能吹出彩虹
在托雷德裴恩,不僅天空和湖泊是藍色,連冰川都帶著藍色。
位于托雷峰另一側的格雷冰川,形成于10萬年前,它的北部便是位于阿根廷境內、舉世聞名的莫雷諾冰川。格雷冰川沒有莫雷諾冰川那樣規模宏大、氣勢磅礴,但那幽幽的藍色卻充滿著神秘的色彩。
夏季,隨著氣溫升高,巨大的冰錐從冰川上崩裂下來,漂浮在格雷湖里,在陽光照射下,呈現出半透明的淡藍色。當地人說,這種顏色就是“裴恩”——夢幻般的冰河藍。據科學家解釋,格雷冰川
3XojHhfAKPkkpxDmMKgcMhRMVuwuZZ7zVVT1On2WhLI=其實是漂浮在湖面上的,在冰川形成的過程中,冰內所含空氣量越高,其色澤越藍。
如果想要近距離地接觸格雷冰川,必須乘坐游輪——最近距離地觀看冰川,一切都是那么透徹,如峭壁似的邊緣、布滿嶙峋的深隙,大冰川每一處痕跡都讓你看得清清楚楚。觀賞冰川的游輪有一個保留節目:服務員端上加有萬年冰塊的雞尾酒,供游客品味。
從空中俯瞰,格雷冰川就像一只趴在地上的大白熊。遺憾的是,“大白熊”的前肢正在不斷地縮短——冰川面積在以歷史上最快的速度萎縮。
2009年,全球知名的戶外比賽——“巴塔哥尼亞極限挑戰賽”的起點就設立在格雷冰川。幽藍的冰川、藍寶石般的湖泊和壯麗的雪山讓戶外愛好者們記住了托雷斯裴恩這個名字。此后,托雷斯裴恩成為了戶外探險者們魂牽夢繞的地方,慕名前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
但是想要欣賞到這里絕美的風景,必須要經歷大風的考驗。在托雷德裴恩,天氣預報除了溫度,還會加上風速。這里一年中無風的日子極少,而八九級的大風可謂司空見慣。關于大風,當地人戲稱位“一開口說話,說出來的話就會被吹到你的腦后——直到馬爾維納斯群島。”在刮大風時,即使是胖子,也只能蹲坐或趴在地上,不然會被大風刮走;住在屋里,耳畔會響起交響樂——狂風刮起的風聲好似雷鳴、排風扇如風笛嗡嗡鳴叫、屋門像鼓一樣有節奏地咚咚作響。不過,雖然刮大風,但天通常都很晴朗,如果運氣好,還可以在湖邊看到被風吹出的彩虹。
吐臭口水的栗色羊駝史前哺乳動物的洞穴
托雷德裴恩國家公園里匯集了冰川、湖泊、河流、森林和瀑布等絕色美景,但因為偏僻、天氣惡劣等原因,前來欣賞的人并不多。也正因為這樣,托雷德裴恩數百種野生動物就有了自由快樂的生活機會,因此早在1978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劃為了生物圈保護區。在這里棲息的野生動物,包括禿鷹、栗色羊駝、 黑頸天鵝、美洲獅、美洲駝鳥、狐貍以及河里的鮭魚等。
如果在山間徒步,很容易見到這里特有的栗色羊駝。與其他羊駝相比,它們絲毫不怕人,即使近到離它們只有咫尺之遙、能感覺到它們呼吸的程度,它們也不會走開。栗色羊駝跟駱駝一樣有隨便吐口水的習慣,但它的口水卻臭得足以與臭鼬的屁“媲美”,若不幸被噴到,臭味很長時間都不會消失。據說二三十年前的智利人,便是以它的名字,來謔稱當時軍政府用來鎮壓他們的水槍。
智利的國鳥安第斯禿鷹是世界珍稀瀕危物種,但在托雷德裴恩卻很常見,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飛禽,翼展可達3米多。這些體形龐大的猛禽在空中輕盈地飛轉翱翔,姿態如同舞者般優美。如果運氣好,還能看見一種名字叫做“凱肯”的情侶鵝——倘若它們的伴侶死了,自己也會跟著絕食殉情。
托雷德裴恩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洞穴,它以一種已經消失了5000年的哺乳動物命名——米羅登洞穴。進入洞穴,會給人一種進入了史前穴居人類住處的感覺,其實這個洞穴是以前米羅登的棲息地。洞口還有一尊張牙舞爪的“米羅登”模型,其模樣與樹懶有幾分相似。盡管已經滅絕已久,但米羅登的知名度卻很高——它便是誘使英國作家布魯斯?查特文前往巴塔哥尼亞高原流浪的史前動物。由于米羅登早已滅絕,查特文的搜尋行動自然是以失敗告終。不過,他卻意外地發現了另一種生活在巴塔哥尼亞的珍稀鹿種——南美駝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