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證是開證行基于開證申請人的請求向受益人開出的書面付款保證。進口商申請開證時,銀行除了查驗申請人的資信及必須的有效文件,還要查驗其簽字蓋章的承諾聲明。開證申請書上通常有類似字句:“我公司承擔本申請書背面所列責任及承諾,并保證按照辦理?!北趁嬷熑渭俺兄Z即為開證申請人承諾書。申請人以自我承諾的形式,向開證行表明“已依法辦妥一切進口手續,謹請貴行按開證申請書內容開立不可撤銷跟單信用證,并愿不可撤銷地承擔如下有關責任?!?br/> 而“如下”列出的申請人有關責任是銀行提供的預先印就的格式條款,不僅是為了明確申請人與開證行之間的權利義務,也是為了減輕銀行自身的風險,表面上不違背相關國際慣例,可獲得法律上的支持,難以刪改。
但其中的問題如不加分析注意,也會給申請人帶來不必要的糾紛和損失,不利于信用證的運作。
現結合實踐中開證要求的承諾書,對申請人責任主要承諾條款進行分析:
一、 費用開支承諾條款
開證申請人承諾:保證按時向開證行支付信用證項下的貨款、手續費、利息及一切費用等(包括國外受益人拒絕承擔的有關銀行費用)所需的外匯和人民幣資金。由此申請人不僅須承擔信用證項下開證行的有關費用,也要承擔被國外受益人拒付的有關銀行費用。
信用證的運作離不開銀行的服務,不可避免地產生各種費用。一般認為,通知行、指定銀行等受開證行指示,審核、傳遞單據及保障收款,多為受益人服務;而開證行按申請人指示行事,所產生的費用開支理應由申請人承擔,因此常見開證申請書上的費用條款約定“開證行以外的一切費用由受益人承擔”。
但“申請人與受益人各自承擔自己一端的費用”的做法并不符合國際慣例。根據UCP600第37條C款與A款,指示其他銀行提供服務的開證行有責任負擔該行因執行指示而發生的任何費用開支;而為了執行申請人指示的開證行利用其他銀行的服務,其費用和風險由申請人承擔。可見信用證項下有關費用最終應由申請人承擔。但約定的費用條款可視為雙方合意,只有當受益人拒付,費用收取出現問題時,銀行才會運用國際慣例維護自身的利益。此款承諾正是為了防止申請人以特別約定否定費用的最終承擔,導致銀行付出服務卻得不到補償。
雖然信用證項下所有費用轉向申請人收取的情況并不多,申請人也無需從此將費用條款改為“一切費用由開證申請人承擔”,但仍須理解此條承諾,以對交易成本費用進行正確的核算。
二、 單據審核承諾條款
單據審核是信用證運作的核心,關于單據審核的承諾可視為承諾書的核心,通常表述為:“我公司保證在貴行單到通知書中規定的期限之內通知貴行辦理對外付款/承兌,否則貴行可認為我公司已接受單據,同意付款/承兌?!边€有“我公司保證在單證表面相符的條件下辦理有關付款/承兌手續。如因單證有不符之處而拒絕付款/承兌,我公司保證在貴行單到通知書中規定的日期之前將全套單據如數退還貴行并附書面拒付理由,由貴行按國際慣例確定能否對外拒付。如貴行確定我公司所提拒付理由不成立,或雖然拒付理由成立,但我公司未能退回全套單據,或拒付單據退到貴行已超過單到通知書中規定的期限,貴行有權主動辦理對外付款/承兌,并從我公司帳戶中扣款。”
執行此承諾,開證申請人要重視以下問題:
?。ㄒ唬╅_證申請人有權在贖單前檢驗單據,在單證表面相符時辦理付款或承兌,如有不符點,由銀行按國際慣例確定能否對外拒付
信用證項下開證行有獨立的審單權。而單據對于申請人也十分重要,通過單據可了解到貨物狀況及受益人的履行,其中的物權憑證可憑以提取貨物,實現進口的目的。實務中開證行先行審核信用證項下的單據,再將副本交申請人審核以確定是否接受。
但開證行只審單據不審事實,只審單據表面而無需探究其背后的情況,可在申請人卻是單據與事實同等重要,單據不符會造成提貨的困難,受益人假造單據詐騙和單貨不一致更會帶來風險。兩者對單據的判斷便會產生分歧。
此時開證行可能遭申請人拒付,同時對受益人的付款無追索權;況且開證行受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的約束,所提不符點如不符合慣例則無效。于是銀行出于自身的考慮,利用法律賦予的權利,在承諾書中約定,有權決定申請人提出的不符點是否成立,或者說不符點雖然成立,若申請人提出的時間或手續不對,也有權自行從其賬上扣款對外支付。有些銀行甚至要求申請人承諾對此放棄抗辯權。
為取得開證行支持,申請人應充分理解信用證業務的獨立性與純單據性,理解銀行照章辦事的原則,對單據的審核及不符點的提出應按照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及國際商會編纂的國際標準銀行實務。如有理由相信受益人欺詐,應視情況根據欺詐例外原則,尋求法律采取行動,而不是強令開證行拒付。
(二)開證申請人不符點的提出及單據的退回應遵守銀行規定的期限
根據UCP600,開證行在收到信用證項下單據的次日起最多5個銀行工作日決定單據是否有不符點。對于申請人的意見雖未有法律上的規定。但開證行為了不致錯失時機,要求該意見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否則有權自行決定是否付款。有的承諾條款寫明:一旦開證行做出決定,一切后果及責任由申請人承擔。
信用證項下只有開證行才有權對外提出不符點及拒付,申請人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及時審單,及時反饋,以保證開證行考慮自己的意見。
?。ㄈ╅_證申請人在提出不符點的同時,應將全部單據退回
開證行在單據被接受之前,負有代交單人保管其所占有單據的責任。若單據不符,應當保留單據聽候交單者指示或將單據退回或按先前從交單者處獲得的指示處理,否則視為接受單據,無權拒付。開證行為避免遭申請人拒付,之前交付其審核的不符單據又無法收回而導致被迫付款的不利局面,在承諾書中做出相關約定。因此申請人不接受不符點時應在審單期限內退還全部單據,否則視為接受,必須償付開證行。
?。ㄋ模╇[含的問題是如果開證行由于自身的過失不當付款,而開證申請人又承諾開證行有權主動付款和在申請人賬上扣收款項
事實上如果申請人要討回扣收的貨款,唯一的途徑恐怕是訴諸法院。那么單據審核承諾條款就顯得極為不利,且從以往來看,多數法院傾向于尊重銀行的意見,為保持獨立性原則與信用證的效益,通常會鼓勵銀行付款。這實際上加大了申請人所承擔的風險。
三、 信用證修改承諾條款
申請人承諾:信用證如需修改,由開證申請人提出書面申請,由開證行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能否辦理修改。開證申請人確認所有修改當由信用證受益人接受時才能生效。
一般信用證的修改由申請人發起,開證行不會擅自行事。但修改申請須由開證行確定能否辦理。這點可從銀行委員會專家咨詢案例R523中看出:分批海運的信用證首次交單有不符點,在申請人確認接受該單據之前開證行拒絕信用證修改請求。對此專家的意見是,開證行沒有義務修改信用證,即使申請人要求這樣做。
實務中開證行對于申請人提出的信用證修改申請,有著自己的考量,如申請將提單的抬頭“TO ORDER OF ISSUING BANK”改為“TO APPLICANT”,在授信開證的情況下,銀行便會慮及款項的回收,不予同意。
除了開證行的同意,修改還須經受益人的同意,否則信用證不得修改也不得撤銷。據UCP600第10條C款,受益人可以通過交單來表示對修改的同意或拒絕,但有時僅從單據本身難以了解受益人的真正意圖,如信用證為分批裝運,修改增加信用證金額,受益人交單為原金額,那么其是否已接受修改以及會否再次出貨就難以判斷。
總之,申請人應首先就信用證修改與受益人達成一致意見,如遇開證行不同意修改,應結合實際情況與銀行意見,以實際行動消除其疑慮,促進信用證的運作。
四、 其他承諾條款
?。ㄒ唬╅_證行免責承諾條款:該信用證及其項下業務往來函電及單據如因郵、電或其它方式傳遞過程中發生遺失、延誤、錯漏,開證行當不負責
UCP600第35條對此種情況規定為“當報文、信件或單據按信用證要求傳輸或發送時,或當信用證未做指示,銀行自行選擇傳送服務時,銀行對于報文傳輸或信件或單據傳送過程中發生的延誤、中途遺失、殘損或其他錯誤帶來的后果,概不負責”。值得注意的是,開證行并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免責,當其未按信用證要求傳輸發送報文、信件、單據,或因自身的差錯過失而導致遺失、延誤、錯漏,如開證行錄入信用證時漏了一段,或由于銀行內部原因致使早已收到的單據延遲送達審單人員,均不可免責。
而該承諾條款一概而論,免除開證行責任。申請人簽字同意,恐怕日后在法庭上難免吃虧。
?。ǘ┬庞米C及修改副本核對承諾條款:開證申請人在收到開證行開出的信用證、修改書副本后,保證及時與原申請書核對,如有不符之處,保證在接到副本之日起兩個工作日內通知貴行。如未通知,視為正確無誤
開證行在制作出信用證或信用證修改后,往往會先讓申請人核對副本,再正式開立。申請人應將副本與原申請書仔細核對。申請人是對開證意圖、單據及各項要求最為了解之人,若未經審核而同意開出與原意不符的信用證,相當于同意變更相關條款,即使日后帶來損失,也不能追究開證行的失誤。
另外,申請人的副本核對意見要在開證行規定的期限內反饋。根據要約承諾理論,開證行在開立信用證之前往往已經在申請人的開證或修改要約即開證或修改申請書上簽字蓋章,做出了接受承諾,由此負有按指示開立或修改信用證的履約責任。關于期限的規定意在促使申請人盡早核對,決定有關問題,以免延誤開證行開證或修改履行。但申請人核對之后,應當什么時候給予回復;如果對副本保持沉默,可否理解為默認,法律上并無相關規定,承諾書卻視為副本正確無誤,其做法的合理性值得探討。
不管怎樣,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申請人應認真審核開證或修改副本,如有問題,及早與銀行聯系,以免增加信用證修改費用。
(三)信用證適用規則承諾條款:開證申請人同意開證行依照國際商會第600號出版物《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辦理信用證項下一切事宜,并同意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
問題是UCP600的出臺并未宣告UCP500的終結,甚至兩者均被完全排除亦非國際慣例反對之事;還有的銀行開證申請書為按UCP600,而開證申請人承諾書上是按UCP500,申請人應考慮清楚,選擇并在承諾書中寫明與申請書一致的信用證適用規則,以免日后產生糾紛。
綜合以上對承諾書主要承諾條款的分析,可以看出,開證申請人承諾書并非完成開證手續的附加文件,而是申請人對開證行承諾應盡之義務的重要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其雖為申請人承諾,條款卻為開證行規定,多為維護銀行自身利益,其中亦有不盡合理之處。申請人在簽字同意時,應結合相關國際慣例及銀行審單實務,對相關問題多加注意,以避免爭議糾紛,避免其中隱含的風險,從而實現對自身權益的最大保障。
參考文獻:
[1]徐冬根《信用證法律與實務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2]伏軍《英美信用證案例選評》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06.
[3] 閻之大《UCP600的解讀與例證》中國商務出版社2007.
[4]王群飛《信用證開證申請人的風險分析及其應對》黑龍江對外經貿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