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
【摘 要】本文以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對“陽光體育運動”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內容體系展開全面、系統(tǒng)的梳理,在闡明各自核要內容的基礎上,對二者相互交合的內容及精神實質進行相互關系分析。旨在從認識論的角度展開論析,為充分貫徹中央文件精神,又好又快實現(xiàn)文件的目標任務提供理論借鑒。
【關鍵詞】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陽光體育運動;相互關系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于2006年12月20日頒布了《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并于2007年起,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全面實施,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要以“達標爭優(yōu)、強健體魄”為目標,用3年時間,使85%以上的學校能全面實施《標準》,使85%以上的學生能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達到《標準》及格等級以上,掌握至少2項日常鍛煉的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質健康水平切實得到提高。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是落實“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是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是我國在社會發(fā)展的新時期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鑒于此,本文通過兩者的相互關系進行分析,為兩者的實施提供理論依據(jù)。
一、《體質健康標準》是“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有效動機
眾所周知,《2002年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報告》顯示:2002年我國7-18歲男女學生在身體形態(tài)方面與2000年相比,身材在增高,體重和胸圍在增大;營養(yǎng)狀況繼續(xù)改善。但速度、爆發(fā)力、力量等素質繼續(xù)出現(xiàn)下降。與此同時,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衛(wèi)生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共同組織了多次全國多民族大規(guī)模的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也表明,我國學生部分體能指標連續(xù)多年呈下降趨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超重及肥胖學生明顯增多,近視率居高不下,己經成為學生的重要健康問題。這些觸目驚心的報道無一不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青少年體質健康不容忽視。為了落實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使青少年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并提高學生體質,“陽光體育運動”舉措應運而生。總的來說,學生體質下降是陽光體育運動舉措出臺的有效動機。
二、《體質健康標準》是衡量“陽光體育體育運動”開展關鍵指標
任何事物的發(fā)展涉及到多種要素,而在諸多關系要素中,必然存在與其它要素相關、能夠協(xié)調并運轉諸要素、并為大眾認可的要素,這就是基本要素。弄懂事物的基本要素,才能使其與其他關系要素形成良性的共生互動的動態(tài)的生成性關系,從而在和諧的關系狀態(tài)中實現(xiàn)整個共同體的存在與發(fā)展。從《體質健康標準》與“陽光體育運動”相關文件及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兩者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實施范圍、主體對象和主體行為三個方面,首先是實施范圍的相似性,都界定在學校組織的課內外體育活動;其次,主體對象的包容性,都包括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每個學生;再次,主體行為的兼容性,都要求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總的來說,緊緊把握兩者基本要素的相似性,也必然有可能使兩者形成良性的共生互動的動態(tài)的生成性關系,從而實現(xiàn)兩者的共同存在與發(fā)展。“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成功與否。要靠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來衡量,而評價學生體質健康的標準目前均以《體質健康標準》作為衡量的關鍵指標。
三、“陽光體育運動”是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的最佳方案
2006年12月23日,隨著國務委員陳至立宣布“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正式啟動,面向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全體學生的一項大型群眾性體育活動拉開了序幕。為了加強對此項活動的指導,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lián)合發(fā)出了《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從2007年開始,結合《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全面實施,“陽光體育運動”啟動,并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深入地開展開來。實施陽光體育運動,是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為全民健身運動的重點,號召億萬青少年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培養(yǎng)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有效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而進行的一項舉措。“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要達到設想目標必然涉及到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體育課外體育的創(chuàng)新,家庭以及社會體育的配套等等,比如趣味體育進課堂、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社區(qū)健身俱樂部的設置以及新型體育項目的改進等。改革、創(chuàng)新、配套的目的均是為實現(xiàn)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號召億萬青少年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培養(yǎng)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習慣,有效的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打破了以前“三段式”的教學程序,給教師教學更多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性和適應性,將體育舞蹈、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新型體育項目帶入了課內外,師生在教與學上多次產生共鳴,達到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的目的,同時健身效果也應是不同反響的。另外,課外體育是“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最大空間,好課外體育的施行對學生健康的教育與健身教育的塑造的效果比課外體育更加廣闊,僅以每周2-3節(jié)的體育課是達不到目的的。故應號召億萬青少年走出操場、走向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主動參與課余體育鍛煉,才能更有效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綜上所述,“陽光體育運動”關注的是釀造一個積極鍛煉、全體參與、快樂運動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習慣,對運動與健康因果律的自我覺醒成為“陽光體育運動”的首要任務。《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針對體育課程及體育活動實現(xiàn)健康追求而制訂的人體參數(shù)指標。從《體質健康標準》和陽光體育運動兩項舉措出臺至開展所涉及的因素來看,兩者不僅具有相同的實施背景,許多因素具有一致性。
參考文獻:
[1]何志文,楊大寧.從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的現(xiàn)狀透析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意義[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
[2]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全面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Z].教體藝[2006]6號,2006-12-20.
[3]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Z].中國學校體育.
[4]國家學生健康標準研究課題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