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迪
【摘 要】內部審計工作實踐證明內部審計與企業風險管理密切相關。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進一步發揮內部審計的優勢,強化內部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客觀要求,也是內部審計發展的必然。
【關鍵詞】內部審計;風險管理;評價;預測
面對企業急需加強的風險管理,內部審計應該如何認識企業風險,積極參與風險管理,利用內審的優勢,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發揮獨特的作用,這是內部審計不能回避的重大問題。因此,只有正確認識和認真解決這些問題,內部審計才能與時俱進,把握主動,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使其在新的形勢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一、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密切
內部審計的審計風險主要來處于企業的管理風險,內部審計人員充分認識風險管理對組織和個人的重要性,了解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的必然聯系是非常有益的。
(1)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相互滲透。內部審計不僅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監督其他控制環節是否有效遵循,其中自然包括對風險管理系統充分性、有效性的評價。內部審計對風險管理的作用可以概括為:創造良好環境,從整體防患于未然;事前風險警示,提供風險咨詢,監督風險控制措施、程序是否被遵照執行;評價風險管理目標、方式、結果的適當性、有效性,改進風險管理。另一方面風險管理也滲透到了內部審計的各個方面,對審計機構管理,審計程序方法的管理都離不開風險管理。如何在審計過程中,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內控制度的評價,確定合理的審計風險水平,幫助制定具體的審計實施方案。
(2)內部審計多角度參與了風險管理。內部審計是一項獨立的、客觀的保證和咨詢活動,其目的在于為組織增加價值并提高組織動作效率。近年來隨著多數企業和企業集團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及內部審計領域的拓展,企業內部審計已成為企業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效手段。實際參與了風險管理的全過程,并在企業規避風險、減少風險和接受風險反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內部審計參與風險管理的優勢
對于現代企業來說,風險無處不在,內部審計的責任就在于找出組織的主要風險。早在內部審計涉及風險管理領域之前,一些咨詢公司已經捷足先登,但是為什么內部審計還要涉及這一領域,而且日益近到重視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內部審計機構有獨特的位置。由于企業內部存在利益沖突與信息不對稱,上下級人員活動的信息不會自動、充分的傳遞,有關風險的信息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被隱瞞、虛報或錯報;另一方面,高風險利潤的誘惑會使管理層把持不住立場,從而不顧實際情況支追求高風險利潤。反之風險的約束功能又會使管理層裹足不前,抑制和阻礙潛在機會的利用。內部審計在處理以上問題時具有獨特的優勢,表現在審計人員不從事具體管理活動的第三者的位置,按照專業標準要求獨立客觀地從事保證和咨詢活動,能夠獲得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活動即風險管理各方面的信息。同時審計人員直接向管理層負責報告,從而能夠克服管理層不了解、不重視風險管理的局面,而且能夠跳出管理層本身專業圈子來看待風險,進行創造性思維,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避免高估風險和低估風險帶來的決策失誤。
(2)內部審計人員更了解組織中的高風險領域。長期從事內部審計工作,使審計人員能夠及時了解和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高風險領域。如煤炭企業的安全風險,由于煤炭開采地質條件復雜,瓦斯、煤塵、塌方、透水等固有風險客觀存在,內部審計要時刻把安全制度評價和安全資金投入作為審計的重點。近期開展的煤炭資源整合工作,也存在整合失敗、安全隱患增加、資金緊張、整合效益不佳的風險。國有企業主輔分離,企業改制過程中出現的資產流失,職工穩定問題等也存在風險。內部審計應對這些領域充分關注,積極參與風險預測,建議管理當局采取加強控制。
三、參與風險管理是內部審計發展的必然
什么是風險管理,現代經濟學家認為是企業對潛在意外或損失的識別、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控制,用最經濟合理的方法處理風險,以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方法。
(1)以風險導向代替控制導向。沒有風險就不需要控制,控制只為管理風險而存在。不分析風險而想有效的控制是不可能的。過去控制導向是審計人員普遍使用的方法。它使內審人員容易將審計重點偏向于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而忽視了企業本身的目標。在未檢查組織目標所處的風險之前直接評估控制程序其結果意義不大,因為審計人員無法判斷哪些是最為重要的控制,哪些控制對于風險管理是最為重要的,以及缺少哪些控制。以風險評估為基礎的風險導向審計,使審計人員重視企業目前面臨的風險,根據風險評估的思路開展內部控制評價,使審計建議報告與目前的控制及策略計劃和風險評估聯系起來,使審計建議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這也是內部審計的發展方向。
(2)關注企業風險環境因素。危險和機遇就是影響企業經營的環境,任何一個企業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開展經營管理活動的,而這一環境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可能使單位不能實現其經營目標,這種有風險的環境就是企業的風險環境。來自外部的主要是法律風險、政治風險和經濟風險;來自內部的主要是戰略風險、財務風險和誠信風險。內部審計要時刻關注這些因素對企業生產經營,特別是戰略決策的影響。發揮自己的專長,及時發現和預測環境風險,提出加強管理和控制風險的建議,幫助企業適應外部環境,改善內部環境,促進企業戰略目標決策的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