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長明 章志雄
【摘 要】廬山山麓具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為其旅游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至今尚未進行全面系統地開發。首先論述了廬山山麓鄉村旅游資源概況,分析了其旅游開發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開發原則及產品設計。
【關鍵詞】廬山;鄉村旅游;新農村建設
經過幾十年的開發,廬山旅游已經進入了成熟期,其發展逐漸趨于緩慢。廬山旅游經濟需注入年輕的、新的活力,以期繼續快速長遠地發展。廬山山麓具有豐富的鄉村旅游文化資源,為其旅游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至今尚未進行全面系統地開發。因此進行廬山山麓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廬山山麓鄉村旅游資源概況
1.田園景觀
廬山山麓田園景觀主要是特有的富有農村生產生活氣息的自然風光。田園風光洋溢著浪漫的色彩,蒼翠幽靜的田園讓人心醉神迷。行走在山間田野,滿目叢林、鮮花、碧草、綠野。山野里到處是綠油油的稻田,或金黃色的油菜花海,各種樹木點綴其間。田間小道兩旁長滿了姹紫嫣紅的花朵,給人以和諧的自然美之感。零零散散的村落半掩在綠野里[1]。
2.廬山土特產
廬山土特產有廬山云霧茶、石雞、石魚、石耳,還有廬山鮮筍、湖口糟魚、桂花酥糖、桂花茶餅等。特產的開發是鄉村旅游的一個重要角色,是保持鄉村旅游資源特異性的主要條件之一。尤其是“農家飯”以當地風味為主,再加上特產菜肴更加會讓游客贊不絕口,增加游客的回頭率。
3.廬山溫泉資源
溫泉是廬山較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資源。廬山溫泉含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30多種,泉水無色、透明,水溫在68℃到72℃之間,是祛病、沐浴、保健和特種養殖的優良用水,素有“江南第一溫泉”之美譽。廬山溫泉早在晉代已是中國著名的醫療溫泉,主要溫泉旅游景點有龍灣溫泉,陽光溫泉,天沐溫泉等。
4.廬山民間工藝
民間工藝有:⑴刺繡,在近代和現代運用彩色絲線刺繡,圖案和做工都比較細致,針法變化較多,色彩絢麗,民族特色鮮明,針法有珠針、挑花、紐花、貼花等。⑵泥塑,亦稱“彩塑”,造型生動逼真,工藝細膩,色彩大多用傳統色,如黑、藍、紅、白等,出現最多的有泥塑臉譜。⑶根雕,主要采用深山的崖樹虬根,斷澗的柔枝曲藤眉原料,利用其天然造型進行加工雕琢,按照“古、峭、奇、絕”的構思進行制作而成。⑷雕刻,在金屬、石、木等材料上雕琢裝飾性花紋及書法。古代以木雕和石雕為主,多表現在粱柱、床架、門廊、箱柜及墓碑之上,圖案細密秀麗,別具風格。⑸紙扎,大部份以燈彩、動物模型及“靈屋”出現,古代民間盛行的龍燈、馬燈、船燈及宮燈多以紙扎為主,具有透光性好、色彩鮮明的特點。⑹剪紙,剪紙在民間歷史悠久,多出自農家婦女之手,多見于婚壽喜慶的窗花、門貼等[2]。
5.廬山漁業文化
廬山山麓瀕臨鄱陽湖,漁業文化深厚,漁業文化開發潛力非常大。根據廬山漁業文化,各個農莊通過出租漁具、漁業設備,“出租”魚農,讓游客直接參與漁民的漁業活動,這是水體資源開發的最佳方向[3]。
6.休閑農莊
廬山地區休閑農莊有:⑴農家樂餐飲,以農村特有的土色、土香、土味為特色。建設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等,游客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饋贈。門前水庫放養天然淡水魚類,可垂釣休閑。餐飲配有山間野味和本地鄉土野菜,可調制出獨特的鄉村美味,吸引來客留戀往返。⑵農家樂果業蔬菜生態采摘園,利用周邊的山林種植果樹,以早熟梨、楊梅、橘子、桃子為主,并配以野果。利用山地種植農家蔬菜,游客休閑之余,可以親自采摘品嘗。⑶家禽散養園,利用餐飲區后面的山林資源,散養老母雞、鴨子、鵝等。
游客可以品嘗鮮活、正宗的家禽及野味,回味無窮。⑷農家樂休閑娛樂區,豐富游客玩的內容。
二、廬山山麓鄉村旅游開發現狀
1.廬山山麓大量鄉村旅游資源尚未開發
廬山大量鄉村旅游資源尚未開發。大型景區內部鄉村旅游開發部分,處于附屬地位,開發層次很低,且大部僅停留在觀光水平。旅游的季節性使這些資源的利用時冷時熱,嚴重影響了這些資源的長遠開發利用。同時,大型景區外部鄉村旅游資源分布于山麓的其他地區,這些地區鄉村旅游資源開發未形成規模,因交通條件差、資金限制、政策不支持等原因許多尚未開發,造成了鄉村旅游資源“浪費”的現象。
2.廬山山麓鄉村旅游的開發“散”、“亂”
廬山鄉村旅游開發只存于小農莊,小飯店,投資分散,規模小,因而大都存在很大的發展局限性,繼而影響到長遠發展。而武漢木蘭天池起初也是個小規模鄉村旅游景區,但是項目開發設計好,因而不斷的有資金合并注入,故而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終于發展成為大型鄉村旅游景點。因此廬山山麓應做好鄉村旅游規劃,集中投資,完善公共服務設施,以期引進更多的資金[4]。
3.廬山山麓鄉村旅游資源開發鄉村性小、同質性高
廬山山麓許多鄉村旅游景點旅游活動的設計特異性小,具有很大的模仿性,導致游客到“這家”就和去“那家”一樣,讓游客失去了新鮮感,而且增加了農莊之間的相互競爭。“農家飯”是鄉村游特色之一,但是很多農莊單方面追求經濟利益從城里生意人手里進口“農家飯”,很多游客“跑”大老遠來吃農家飯,結果吃得是自己的家常飯,讓他們誤解了鄉村游的鄉村性[5]。
4.廬山山麓鄉村旅游開發的行政管理問題
廬山山麓分屬星子縣、九江縣,廬山區管理。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鄉村旅游開發、生態環境保護、民風民俗的挖掘等地方旅游政策不盡相同,因而在行政分區內鄉村旅游的開發狀況各有千秋。行政管理上的分區一定程度上引發了不同行政區之間的不良競爭,導致一些鄉村旅游資源盲目開發,浪費鄉村旅游資源。
三、廬山鄉村旅游開發原則
1.主題設計特異性原則
鄉村旅游的特異性即鄉村性質,城市里喧囂繁雜,城里人見多了“現代化”的東西,因此在改進旅游基礎設施時尤其要注意防止過于現代化,并且避免對“鄉村性”產生不利影響。要做到讓天然的溪水流過園地,彎曲蓄水,小橋流水。用水的靈動創造各種各樣的玩水樂趣。鄉村旅游主題設計應區別于日常生活,鄉村休閑是有別于城里人日常生活的另類體驗,它的內容有必要區別于城里人的日常生活,只有那些城里人平日生活所無法切身體驗到的活動才會有吸引力[6]。
2.參與性原則
在主題上為游客參與提供必要的“設計缺口”,讓休閑者有自我發揮的空間。體驗式旅游區別于日常觀光旅游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游客的積極參與。如果游客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就無法真正留住游客。最好的主題設計就是讓游客主動參與進來,而不是被動的被人領進來。鄉村旅游休閑活動的本質就是要產生較為自由活動的空間,使游客能進入暫時忘我的游戲境界。居民的都市生活空間往往是有功利性的,而鄉村旅游則是一種娛樂空間,游客可以找到孩提時的快樂[7]。
3.自然原則
鄉村旅游景觀建設應師法自然,天人合一,體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鄉村旅游的建設材料應取之于自然,通常用農民自己生產或就地取材的自然材料,如木頭,磚塊、稻草、麥秸、蘆葦等,即使被毀壞,還可以再回收,不至于污染環境[8]。
四、廬山鄉村旅游產品設計
廬山鄉村旅游產品開發可以分為觀光型鄉村游、體驗型鄉村游。
1.觀光型鄉村旅游
廬山觀光游覽型鄉村旅游主要是依托山麓景點開發的親近自然、感受農村生產生活氣息的旅游活動。游客游覽田園景觀,如油菜花開的季節,城市的游客往往陶醉在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里心怡神往。參加簡單的鄉間勞動,滿足其對鄉村寧靜生活的向往[9]。
2.體驗型鄉村游
廬山山麓鄉村旅游資源豐富,體驗旅游開發(下轉第166頁)(上接第163頁)種類多樣。
⑴田園采摘,如獅子洞草莓采摘,讓游客們自己采摘草莓,體驗農業勞動的艱辛和收獲之后的喜悅,分享勞動果實。這種旅游產品非常適合家庭旅游、都市白領和青少年等旅游者。
⑵九江漁業文化體驗游,各個農莊通過出租漁具、漁業設備,讓游客直接參與漁民的漁業活動,這是水體資源開發的最佳方向。廬山山麓鄉村游主要是農莊垂釣、蕩舟捕魚、擺渡等漁業鄉村游[10]。
⑶登山游,如好漢坡登山、天花井森林公園登山游等。
⑷制作工藝品,讓游客學習民間工藝,親手制作工藝品留念,比游客買意義更大??晒╅_發的民間工藝有刺繡、泥塑、根雕、雕刻、扎紙、剪紙等。選擇易學的手工藝,讓游客短時間就能“買到”自己做的紀念品。體驗鄉村游還有泡溫泉、野地CS、采摘活動等。
廬山旅游業經過了幾十年的開發,山上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山下相對落后,產生了山頂與山麓的差距。開發山麓鄉村旅游資源不僅可以促進山腳下旅游經濟發展,還可以為山頂分流,保證山頂游客在其承載范圍內,可謂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1]王云才,郭煥成,徐輝林.鄉村旅游規劃原理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12.
[2]夏林根主編.鄉村旅游概述[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120.
[3]何麗芳著.鄉村旅游與傳統文化[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100.
[4]蔡碧凡,夏盛民,俞益武編著.鄉村旅游開發與管理[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160.
[5]張衛英.發展鄉村旅游推動新農村建設[J].安徽農學通報,2008,(04):100.
作者簡介:馮長明(1967—),男,山東聊城人,碩士,九江學院旅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旅游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