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強
(吳江市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江蘇 吳江215200)
我國建設部和國家計委在《工程建設監理規定》(建監[1995],737號)中指出:建設工程監理是指監理單位受項目法人的委托,根據國家批準的工程項目建設文件、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監理合同和其他工程建設合同,對工程建設實施的監督管理。
我國的建設工程監理屬于國際上業主方項目管理的范疇。從事建設工程監理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嚴格執行工程建設程序、國家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有關標準、規范。《工程建設監理規定》中同時指出,從事工程建設監理活動,應當遵循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準則。
1988年在我國建設領域試行了建設監理制度,標志著我國工程建設領域的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也是工程建設領域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
1998年3月1日開始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這是我國工程建設領域的一部大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明確了我國強制推行建設工程監理制度。
2000年1月30日開始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明確了工程監理單位為保證工程質量所承擔的義務和責任;2004年2月1日開始施行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則進一步明確了工程監理單位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法律責任和義務。
2001年1月17日,建設部發布了《建設工程監理規范和規模標準規定》(建設部令第86號),規定了強制實行建設工程監理的范圍,從而使建設工程監理制度真正成為建設領域必須實行的重要制度。
2001年8月29日、2007年6月26日我國相繼頒布了《工程建設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試行辦法》和《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為更加規范工程監理企業的行為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6年1月26日,建設部頒發了《注冊監理工程師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47號),明確了注冊監理工程師的權利和義務,強化了注冊監理工程師的法律責任。
2007年3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建設部聯合頒布了《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管理規定》,這是我國第一次對建設工程監理收費標準作出的調整,對建設工程監理的行業而言意義重大。
從我國在開始在建筑工程領域實行建設工程監理制度,至今已有22個年頭。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由于起步晚及其他種種原因,從我國的建設工程監理制度一確立存在不少問題,沒有形成社會化的監理模式,具體表現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監理范圍內,承擔工程監理業務。有些建設工程監理單位為了承攬業務,在招投標時,采取掛靠監理單位、轉包監理業務、同體(或連體)監理的方式,這些方式均不同程度上限制了監理企業的壯大和發展。
另外,在招標時大多數建設單位對工程監理的作用認識程度不夠,迫于國家對工程監理范圍的強制性規定,才委托了工程建設監理單位,故而將監理費用壓得很低。對于建設工程監理單位來講,現今充斥市場的是眾多而小型的監理單位,監理行業競爭激烈,監理單位為了生存,為了保資質、保業績,投標時迫不得已降低監理費費率。實質上這種做法,其結果是降低了整個工程監理行業的從業水平,從而會影響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
工程項目的全壽命周期包括項目的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施工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以及保修階段,因而工程建設監理制度亦應貫穿工程建設項目生命周期的始終。但目前我國的工程監理工作一般僅限于工程項目的施工階段,監理人員在接受建設單位的委托后,工程馬上開工,這會造成監理人員在對工程并未深入的掌握和熟悉的前提下,就開始監理,不利于監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工程監理單位應當根據建設單位的委托,客觀、公正地執行監理任務。工程監理單位與被監理工程的承包單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供應單位不得有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
但是在實際工程中,有以下兩種情況:第一,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關系密切,監理常常成為擺設;第二種情況,工程監理單位與施工單位關系密切。某些監理人員為了經濟利益,與建筑構配件和設備供應單位存在利害關系。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監理單位不能正常行使其權利和職責,起不到其應用的監督作用。
加強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在建筑活動中的法律意識,嚴格執行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等法律法規。
對于建設單位而言,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進行公開招標或邀請招標選擇監理單位,嚴格監理單位的資質審查,對于在投標中采用掛靠等手段的,一旦查出,取消其投標資格,并報主管部門進行嚴厲懲處。
在制定監理招標文件時,建設單位應提高監理單位的業績、信譽度、監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等所占的權重,適當降低工程監理費用的權重。
一般來講,建設項目的工程監理招投標和施工單位的招投標往往是同時進行的,這樣做不利于監理單位開展工作。因此,應督促有關建設主管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在施工招投標前,先進行工程監理單位的招投標,使監理單位能夠參與施工招投標,在施工招投標時就介入工程,以便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展。
只有使建筑市場的三大主體,即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相互獨立,才能有效保障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因此要從以下兩點做起:
3.3.1 規范業主的行為
監理單位是專業化、社會化的中介服務機構,受業主的委托,依靠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能、管理經驗,為業主提供的高職能的監督管理服務。作為業主來講,不應干涉監理單位工作的正常實施,充分發揮監理人員的監督作用。
3.3.2 加強監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由于我國實行監理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制度的時間較短,我國的監理隊伍整體年齡偏大,學歷低、知識老化,缺少技術、經濟、管理、法律、金融與一體的高素質、高水平、綜合素質人才。因而,應繼續加強監理從業人員的資格管理工作和監理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并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從而提高監理人員的整體素質,確保監理人員公開、公正、公平開展監理業務。
[1]劉安祿.對當前工程監理的冷思考[J].山西建筑,2008(12),218-219
[2]楊文玫.淺談建設工程監理市場的現狀與對策[J].現代經濟,2008(7),11-12
[3]孫海玲.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8:16-18
[4]劉永杰.我國建設工程監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建筑,2008(1),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