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凌晨0點13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中星10號通信衛星送入太空。中星10號將接替已在軌運行13年的中星5B(原鑫諾一號)通信衛星,為中國及其周邊國家和地區用戶提供優質的通信服務。
火箭飛行約25分鐘后,星箭分離,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時,控制中心響起熱烈的掌聲。
中星10號衛星是一顆用于廣播和通信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它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衛星平臺采用了我國自主研制的東方紅四號衛星公用平臺,這是該平臺的第5顆發射星。據悉,東四平臺后續還將承擔多項國際、國內衛星項目。
同時,這顆衛星也是我國在軌的通信衛星中轉發器通道數最多、功率最高、發射重量最大的一顆。衛星上裝有30路C波段轉發器和16路Ku波段轉發器,發射質量5220千克,功率達11450瓦,設計工作壽命13.5年。衛星經5次變軌后,將最終定點在東經110.5度赤道上空。
承擔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它是一種捆綁式三級液體火箭,也是目前我國投入國內外發射服務市場中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最高可達5500千克。
此次發射是長征三號乙火箭第14次發射,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第40次發射,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38次飛行。
中星10號衛星是中星5B衛星的接替星,也是中國衛星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運營的第10顆在軌衛星,承擔國內260套電視節目和230套廣播節目的衛星傳輸和安全播出任務以及大量重要通信傳輸業務的任務。中星10號的發射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國際航天發射市場的地位,更事關國家信息傳輸安全,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社會效益。
據悉,中星5B衛星1998年7月18日由長征三號乙火箭送入太空。在軌運行13年間,它為中國及其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了優質的通信和廣播電視服務,并在搶險救災及北京奧運會、國慶60周年慶典活動等國家大型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