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這夜的寧靜,欣賞這月的朦朧,傾聽著晚風習習。
在朦朧的月色的籠罩下,端坐在臺燈下的我又習慣性的打開日記本記下當天的心得,又將其習慣性地順手放入抽屜。習慣性地將那盞陪伴我的燈熄滅,去尋找那久逝的夢。
那時好像已經夜深了,我的房門輕悠悠地發出了聲音,在昏暗而又朦朧的月色下,是您躡手躡腳地進來了。您急促的呼吸聲與這靜謐的夜色呈現了不一樣的格調。
我怔怔地望著您一系列的動作和專注的神情,甚至我又想坐起來阻止您的沖動,但我并沒有勇氣,我依然躺在那兒,依然在靜靜地望著您!
您慢悠悠的抽出日記本,在您聽來那聲音是微乎其微,但它卻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看到您顫抖著的手,聽到您急促的呼吸聲,我更沒有力氣去阻止您,這肯定是親骨肉之關愛的力量把您和我的心靈連接在了一起。
眼簾中的景象越發模糊,終于忍不住,眼淚還是奪眶而出,浸濕了枕巾,潤紅了我的雙眼。
在朦朧的月光下,我看出了您的神情。我完全能想象到您扭曲的心理,但是您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手指繼續在我的本子上穿越著。看著您那記錄著風霜歲月的雙手,從您的雙鬢便可看到歲月的流逝痕跡,我的心靈被震撼到了!再一次落下無奈與愧疚的眼淚,再一次浸濕了枕巾,再一次想去阻止您。
但您的雙手好像穿越地更快了,只看到您的眼睛也變得濕潤發紅了,而且似乎露出了一絲失望與焦慮!
被浸濕的睫毛似乎顯得更無力去張開了!躺在床上的我也變得更無力了,無力去阻止您,無力去睜開眼睛再看您的動作,無力去安慰你,不用焦慮!也不用失望!女兒已信心百倍準備去迎接明天的挑戰。
您嘆了嘆氣,思索了片刻,將本子放回原處,關上了房門,悄悄地出去了!
但是,留下的您的動作,您的眼神,似乎焦慮地離開了,輕輕地陪我一起去找尋那久逝的夢!
(指導老師:范水云)
短評:文章以“我”的心理活動貫穿全文,以“媽媽”的動作及神情為線索穿插在文中,通過細膩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