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理財市場成為商業銀行大力開拓和逐鹿競爭的主要領域,規模迅猛擴大,一度相當混亂。經過監管部門兩年來的大力整頓規范,銀行理財市場秩序得到了很大好轉。進入2011年以來,理財市場呈現出新的動向,各行競相發行的短期理財產品以及不斷被調高的預期收益率逐步成為市場主流,理財業務競爭大有“價格戰”趨勢。
理財市場現狀及趨勢分析
理財產品發行量繼續上升,短期化趨勢顯著,并且產品發行期或到期日仍較集中于月末、季末。受銀行存款利率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且因通脹、升息預期的影響,銀行短期理財產品受到市場追捧。同時,在當前流動性嚴重趨緊、時點考核模式未發生根本變化、存款利率管制環境未變等背景下,這些高收益、募集期限設計高度集中于月初月末的短期甚至超短期理財產品急劇上升,造成儲蓄存款的大幅波動,削弱銀行存款穩定性。
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持續提高,各行競爭“價格戰”呈現一觸即發的態勢。盡管理財產品存續期日益縮短,但其收益率卻不降反升,滿足了客戶追求高收益的要求。目前很多銀行類似貨幣基金的“T+0”理財產品能夠實現2.5%~3%的年化收益率,遠遠高于活期存款。同時,各行爭相調高同類別理財產品收益率,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行業“價格戰”。從2011年情況來看,銀行理財業務的單位收入比明顯降低,銀行利潤有可能在進一步升級的“價格戰”中繼續被壓縮。
投向貨幣市場的理財產品大幅增長。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和適度從緊的宏觀調控下,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基準利率、銀行間市場資金面趨緊、銀行年中時點考核以及股市低迷、房地產市場調控、CPI指數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