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坡居士云:“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骨、肉、血”是指書法的形質,而“神、氣”乃是書法藝術的感悟性形式中所體現出的神采和氣息。它是書家內在修養的某種寫照,是書家精神狀態的外化。王增虔在《筆意贊》中云:“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因此,一件好的書法作品,不僅點畫要堅實精到,結體婀娜多姿,取法高古,更要氣韻生動,“神采”飛揚,體現出書家超凡脫俗的氣質。
廷科先生乃金融界之資深高管,著作等身,頗具社會影響,可以說是一位成功的銀行家。近年來,他在繁忙工作之余,潛心研習書法,既深愛先賢,又不薄今人,廣收博取,兼容并蓄,書法技藝日臻完善。他為人謙遜,胸襟寬廣,學養豐富,故其書作——才高筆健、翰逸神飛;既有寬博大氣的架構,又有高韻深情的內涵,不失為“神、氣、骨、血、肉”兼得,而“神采”飛揚的佳作。
觀其書作,有如下特點:
一是筆性好。廷科可謂是很有才氣、頗具天資的書家,悟性極高。出手大膽,痛快淋漓,且中鋒用筆,如蔡邕所言,“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筆筆到底到位,一絲不茍,線條勁健爽利,宜直則直,宜曲則曲,宜剛則剛,宜柔則柔,剛柔相濟,提按轉折如太極拳法,“閃轉騰挪”而交代清晰,且給人游刃有余之感。
二是很靈動。用墨,濃淡枯燥相宜;用筆,輕重虛實相間;結體,奇側疏密互雜;節奏,明快簡潔有序;章法,清新樸實自然。恰與項穆,稱草書之妙,猶如用兵,與“兵無常陣,字無定形,臨陣決機,將書審視”之語暗合,婀娜之姿,靈動之趣躍然紙上。
三是氣息不凡。鄧以蟄先生云:“形式與意境,自書法言之乃不能分開。”徐悲鴻大師云:“書之在美德、在情,惟形用以達德。形者,疏密、粗細、長短,而以使轉宣其情。”廷科先生以其性靈和學養融之書,使自己的才情和感悟在字里行間汩汩流淌出來。觀其書作,氣息不凡,有俊雅之書之沈毅,又有畸士之書之歷落,蘊藉文雅,清麗俊逸,神采奕奕,一股書卷之氣撲面而來。
廷科先生可謂是銀行界的書法家和書法界的銀行家,正值人生的黃金時期,閱歷豐富、精力充沛,悟性極強,憑其才氣和毅力,一定能在事業和藝術上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作者系國內著名書法家,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書法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