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學派革命:華盛頓決策內幕》
[美]保羅·克雷·羅伯茨著 楊魯軍等譯 格致出版社 2011年4月出版
戰后西方國家的經濟繁榮,被許多經濟學家歸功于凱恩斯主義,但到20世紀70年代,當“滯漲”現象普遍出現時,凱恩斯主義已經無法解釋。在此背景下,供應學派的理論得到人們的重視,到80年代,這一派觀點一度成為里根“經濟復興計劃”的主要理論依據。這一學派強調經濟的供給方面,認為需求會自動適應供給的變化,為治理通脹提供了新的思路。
《商賈智慧》
李曉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年5月出版
政治與經濟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歷史上幾乎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具有高度敏銳的政治頭腦。那么,如何在強手如林的商場上立于不敗之地?如何在短時間內從一貧如洗到富甲一方?如何培養接班人不為富二代的問題苦惱?如何知進知退從容駕馭自己的人生?本書作者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李曉,通過講述古代商業傳奇人物和傳奇故事,用古代商人智慧、商場謀略給你新的人生啟示。
《李鴻章回憶錄》
[美]曼尼克思著 中國書店出版社 2011年5月出版
今年是李鴻章逝世110周年。在過去的100多年間,能出其右的中國人寥寥無幾。用唐德剛的話說,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周恩來是一個,李鴻章是一個,還有半個是顧維鈞。李鴻章不僅是一位影響了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晚清軍政重臣,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爭議最大的歷史人物。這本書的出版,客觀、真實地再現了他的一生,展現了李鴻章作為文人一面的浪漫,作為外交活動家的卓越成就,以及在甲午海戰失利后的內心苦悶。
《解讀蘇南》
溫鐵軍等著 蘇州大學出版社 2011年4月出版
該書依據對蘇南地區的大量實地調研資料,對蘇南經濟發展進程中的原始積累、地方政府公司主義與鄉鎮企業發展、宏觀經濟波動與鄉鎮企業改制、國內產業的國際擴張等蘇南經濟發展過程和內在動力機制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解讀,進而又用“長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工業化進程”等8個“專題報告”以及永聯村、蔣巷村、蘇州工業園區等典型“案例研究”等對其理論觀點予以詮釋,客觀而深入地解讀改革開放大背景下具有蘇南與中國特色的制度機理在鄉村工業化、地區工業化和經濟社會現代化過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