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曉華,1966年生,曾任廈門國貿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2003年起任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
監管越來越全面、細致,相關規定正逐步完善,國外新的理念又不斷被引進,這些都推動著資本市場飛速發展。在這樣的市場上,好像人也不會老
作為第一批入選上證治理板塊樣本的公司,廈門國貿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公眾形象,同時在資本市場上也順風順水,先后在2007年、2009年兩次再融資,這些與擔任了8年董秘的陳曉華自然分不開。
8年來,陳曉華最大的感受是一直都在學習。她坦言,2003年剛上任的時候,大家對資本市場還沒有什么深刻的理解,投資者關系也是一個較新的概念。作為市場規則的率先實踐者,董秘的工作容易招來公司內部的誤解:為什么決議一到你這里不是阻礙重重,就是直接就否掉?“別人覺得你總是在搖頭唱黑臉,甚至有人半開玩笑說你是‘證監會派來的’。這時候董秘就必須把利弊分析清楚,把可能承擔的后果、董秘的職責所在講明白,才比較容易得到認可。”
后來,大家也逐漸意識到,通過溝通磨合建立起長期規范經營和良好的治理機制,為后來再融資、謀求在資本市場的更大發展打下了基礎。于是董秘的工作更到尊重了,同時責任也更重了。“監管越來越全面、細致,相關規定正逐步完善,國外新的理念又不斷被引進,這些都推動著資本市場飛速發展。”她感慨,“在這樣的市場上,好像人也不會老!”
陳曉華帶領著一支以80后為主的六人董秘辦團隊,這里建立了一套系統的互動學習制度。除共同熟悉新的法律規范之外,定期、輪流讓每位成員圍繞一些課題、案例登臺進行講解也是“必修課”之一,例如以國美事件切入來探討如何運用相關規則維護自己所代表的權益等話題。
“這些年輕的員工本身有較強的專業背景,但是日常的工作比較瑣碎,這種類似講座、培訓的方式,可以使他們保持對資本市場的興趣和對熱點問題的追蹤、剖析與思考,發揮各自的專長與他人共享,同時提升表達與溝通能力。”她的言談始終耐心謙和,而不斷地思考讓她更近于一位師者。
董秘辦公室和證券事務部日常工作所涉及的面很廣,如何把平常的信息準確、完整地傳達出去,尤其需要溝通技巧。如果表達得不夠嚴謹或者完整,就有可能誤導投資者,專業性也會受到質疑,任何細微的疏漏都可能嚴重損害公司形象。“董秘辦對外的每一個表態都代表了公司,投資者不會因為你是新進員工而原諒你的不專業。”陳曉華將這種嚴謹貫徹到對下屬的培養中。
董秘辦平時充當著整個董事會、監事會及高管層的“眼睛”,工作中要通過對媒體進行監測,搜羅市場要聞、熱點及相關法規動態,并按日按周匯編供“董高監”及部門成員參考學習,其中極重要的欄目就是“違規案例”。陳曉華強調,“尊重市場規則,尤其值得新進的年輕員工注意。”
無論談及工作還是生活,陳曉華都是三句不離她的團隊。“平時喜歡看看書、聽音樂,有時候還會去唱唱歌。像我所在的部門,基本上都是年輕員工,個個多才多藝,跟他們唱唱歌,既然放松了自己,也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
從老家杭州到現居地廈門,陳曉華多年一直保持著喝茶的習慣。她說,平時的工作比較瑣碎,喝茶能令人心境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