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是作者利用語言文字符號將知識思想、觀點以及態度表達出來,把心中之意化為筆下之意。新課程要求學生作文“說真話,實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這給作文教學指明了方向。
一直以來,學生對作文有畏難心理。寫出來的作文是人云亦云,空話套話連篇,了無新意。其中更沒有學生自己的思想情感。那么,我們的立足點就應是:讓學生揚真情,書個性。
一、創設情境
初中一入學,我就利用多種手段創設豐富的、生動的情境,然后讓學生細致觀察、體會。這樣,既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又使學生獲得愉快感受。在實物、動畫、音樂語言、表演等情境中,學生對說話寫話產生興趣。同時,學生還可由此及彼的回憶、暢想、鏈接和此情境相關聯的其他情境。
利用每篇課文課后詞語,運用“寫一寫,用一用”方式連詞成段,讓學生靠想象把它們連綴成段、連綴成篇。
二、積極評價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我信奉這一點并用于寫作評價中。及時鼓勵,哪怕只是一個好詞,一個好句,我都要在課堂上大加贊揚。這無疑是對學生莫大的鼓舞。
在每周一節的日記品評課上,由學生自己讀優秀的寫作段落或是整個文章,其他學生認真聆聽,主動評價,并在其日記后寫上讀后感。每篇日記后都有學生們鼓勵性,欣賞性語言,這對學生提高寫作興趣和水平無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升趣味
教育家皮亞杰說:“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做先決條件,”我就在“趣”字上下工夫,把題目命到學生上,學生才會童心閃爍,煥發生命的活力。我為學生設置有趣的寫作話題或題目。如《我的美好生活》《——奇遇記》《我的——媽媽》等題目。無任何限制,學生可以天馬行空。又如話題“電腦”“兩代人的對話”“理解”等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可以化大為小,化虛為實,以活躍靈動的想象,海闊天空的思想,創造出絢麗多彩的空間。此時的寫作已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滿足表達欲望的方式。同時,我還讓學生自由寫:近期看的書,剛剛發生的事,思想上的小波瀾,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并注意引導學生從最真的心靈體驗出發,給學生一個自由空間,讓他們自由自在的想,無拘無束的說,揮灑自如的寫,有創造性地表達個性。
四、注重生活
語文課堂不應是作文教學的唯一場所。生活才是作文教學真正的場所。在日常生活中,我提倡學生注意觀察生活,體會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觀察各種不同類型的人。引導他們在多種多樣的課余生活中選擇、整理寫作素材。我抓住這些機會讓學生進行“儲備”練習。并定期在班上進行交流,表揚優秀。
同時,將名家名篇作為學生的必讀書目,并將這種習慣堅持下去。有時在課堂上,我有意識地將書中生活和現實進行比照,提醒學生發現并思考其中的異同,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理解,達到讓學生認識深刻的目的。巨變的中國為我們學生展開了一幅又一幅斑斕的畫卷,所以這源頭活水成為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作文是學生認識自我,認識世界,進行創造性表現的過程。我們的教學要多點開放,少點束縛。讓我們充分發揮學生個性,讓他們盡情地展現自己的風采吧!
(作者單位 河北省泊頭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