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中數學學習后,許多小學、初中數學學科成績的佼佼者卻一落千丈,很多家長及學生對此都感覺到很茫然,甚至很懼怕!正因為這種懼怕迫使我們每一位數學人不得不在教學中去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
一、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我所帶的班級中,有一名同學給我的感觸最深:他每天在學習數學時都特別的忙,又在看書、又在做資料、還在不停地研究……在學習上做了一大堆地努力,可是每一次考試成績總是平平,仔細研究他所做的題才發現他總是不能很好地把所學的知識點應用到相關的題目中去,究其原因是他沒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所學的知識總是沒有頭緒。因此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這一習慣我又將其概括為以下幾方面:制訂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等。
1.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能使自己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高中數學的學習不再像初中數學那樣完全由老師講學生練,而主要是由老師引導學習思路,相關習題的解練都要以學生為主,所以課前自學成了我們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主動權。
2.上課是學習數學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只有努力的上好每一節課才能真正地明白哪些知識才是重點,也才能了解解題的技巧所在。及時復習是學習的重要一環,通過反復做習題訓練,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分析比較,這樣才能在學生的腦海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也就不會在解題中混淆知識點。
3.獨立作業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唯一途徑。只有通過作業老師才能發現問題并能及時的給予講解。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做錯的作業再做一遍。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復思考,要多向老師和同學請教,盡量把所學的知識由“熟”到“活”。系統小結可以使我們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起來,即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能讓學生在解題中靈活運用。
二、循序漸進,防止急躁
由于很多高中學生年齡較小,所以在數學學習中容易急躁。在我們班就有一部分同學每一次考試成績總是不穩定,究其原因就是這一部分學生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學習中缺少耐心。數學這門課是一門需要我們細心解答且慢慢思考才能學好的課程,而在學生中我發現他們有時明明解答思路是正確的且前幾步解答也已上正路,可就是由于他們的急躁沒能細心地解答出最后的答案。針對這些現象,作為我們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識、發現新知識的積累過程。在教學中只要我們不斷地去培養學生的耐心,并時刻提醒他們防止急躁,這樣他們一定會在數學學習中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的。
三、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
數學這門學科有著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的適用性,擔負著培養學生運算、邏輯思維、空間想象等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任。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多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知識掌握情況,來為自己制定一個最佳的學方法。但學習數學一定要講究“活”,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鉆進去,又要能跳出來,且能靈活多變地去解答相關習題。
四、加強輔導,化解分化點
對易分化的地方教師應當采取多次反復講練,并加強個別輔導,讓他們牢記易分化的知識點,以達到靈活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
綜上所述,進入高中數學學習后不再像初中數學那樣知識比較單一,而其知識的深度、廣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飛躍。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改變初中那種傳統模式的教法,把學生由被動轉為主動,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查缺補漏培養他們靈活的學習方法,相信這樣他們在學習上一定能產生一個質的飛越!
(作者單位 陜西省鎮巴縣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