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中,創新力的培養比傳授知識更重要,而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一部分,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培養和打造學生的創新素質,是音樂教師所面臨的重要課題。通過多年的實踐,我認為,要讓學生成為開拓型、創造型的一代,要善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習慣。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強化學生心理圖式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它最能穿透感性、理性的重重壁壘,直接震撼人的心靈,因此,它更應是情感的藝術。優美的旋律通過歌詞的直接引導,能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增強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審美素質,形成正確的心理情感和興趣。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勤于思考
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創新意識潛于每個人的頭腦之中,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就在于激發他們的熱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創新思維不斷地在腦海中閃現。那么,怎樣做才能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學生看書時,要求學生對課本中所述事物問三個問題:第一,事物為什么處于這種狀態?第二,事物這種狀態有缺陷嗎?第三,事物的這種缺陷怎樣彌補?有了問題學生才會去思考,也才會去多思考。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懂得創造,藝術美的主要特征是獨創新穎,不可重復。通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生可隨機應變,思維開闊,這樣才能有助于培養其創新意識。
三、鼓勵學生善于動手,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音樂實踐包括創作、表演、欣賞三大環節。在創作中,創作者主動尋求和創作符合自己審美意愿的音樂,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從樂譜變為生動的音響,必須通過演唱者、演奏者的表演活動。在音樂表演活動中融匯了表演者的心血和對音樂的再創造,即音樂的“二度創造”。因此,教師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演出,學生通過不同舞臺的鍛煉,并經過教師點評、學生互評與自評等快速反應方式,讓學生的進步變成有形的事實,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歡樂。讓學生從中領悟到:只有發奮學習,才能充實自己;只有善于動手參與,才能改進和完善實際能力;只有不斷改進,才能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作為音樂教師,應跟上時代的步伐,轉變教育觀念,積極探索有效的音樂教育教學方法,投入到創新中去,大膽實踐和探索,尋求一種全新的適合自身及學生特點的教學之路,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與創造能力的學生。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