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口語教學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通常在學生的相互交流中學習知識,其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組織、鼓勵和指導學生開展語言交流。那么如何才能培養(yǎng)好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一、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加強口語訓練
首先,教師要加強師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交流,融洽師生關系。讓學生對教師有一種親近感和信任感。其次,教師要面帶笑容,以先入為主的態(tài)度,用標準的語音語調吸引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激發(fā)其學說英語的積極性,感受語言的魅力,讓學生有想說英語的欲望。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豐富訓練內容
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jù)學生年齡、實際水平、學習進度及時布置不同層次的練習,開展適合學生心理特征的興趣活動,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產(chǎn)生一定的成功感。
1.堅持每天的“Everyday English”
鼓勵學生每天堅持利用課間時間或其他空閑時間進行“free talk”,不限話題不限形式。這樣既可以調節(jié)學生的學習情緒,又可以加強口語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說、多背、多模仿
在口語教學的第一階段主要是進行模仿、背誦、復述練習,目的是訓練正確的語音、語調,提高流利程度,培養(yǎng)英語語感。Go for it教材中的聽力材料是進行此項訓練的好教材,教師可以利用聽力材料的對話內容讓學生進行模仿,并制造出新的對話;也可以讓學生去背誦,增強語感,還可以對其進行復述,一舉多得。
3.開展朗讀和背誦比賽
經(jīng)常開展朗讀和背誦比賽,有助于學生積累語言材料,推動學生口語能力的發(fā)展。
4.設計形式多樣的“呈現(xiàn)”
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呈現(xiàn)設計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出發(fā)點,多讓學生享受成功帶來的快樂,從而讓學生達到輕松主動接受新的語言知識的目的。教師的呈現(xiàn)應讓學生一看便知,一聽就懂,一練就會,學生沒有被迫學習的壓力,認為只是相互在談論事物,便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
三、加強課外語言實踐,提高口語的應變技能
1.開辟類似英語角的英語課外活動
教師精心設計課外活動方案,利用周末的半天,由英語成績優(yōu)秀、能調動氣氛的學生來做主持,學生在輕松、自然、有趣的過程中學會語言的應用。
2.定期進行英語口試
在單元、期中、期末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勢必對學生形成或多或少的壓力。正是這種壓力,對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起到了推動作用,因此必須在思想上與實踐上對英語口試加以重視。
四、引導學生盡可能少講母語
英語教師的責任是教英語,但英語教師經(jīng)常把漢語掛在嘴邊,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先在腦海中把它轉化成母語再去理解它,這樣勢必影響學生英語口語的發(fā)展。因此要求教師要有很好的能力素養(yǎng)、有精湛的專業(yè)水平和流暢的口語表達能力。課堂上用英語組織教學,讓學生耳濡目染,創(chuàng)設用英語思維的環(huán)境,營造用英語交流的氣氛,潛移默化,達到進步的目的。
(作者單位 貴州省桐梓縣容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