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學校師生犯罪時有發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成為嚴峻的社會問題之一,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校園犯罪的主要原因
1.學生自身
上網聊天、玩游戲已經成為當今青少年學生的一大愛好,網絡游戲中的色情、搏殺、武斗等內容被一些青少年盲目模仿,導致犯罪。他們沒有能力支付游戲費用,但又抵擋不住誘惑,有的就鋌而走險實施搶劫;有的利用虛擬網絡交往構筑信任陷阱侵害網友。
2.家庭影響
家庭結構缺損,缺少父母之愛,感情受到創傷,生活缺乏保障,受同齡孩子的歧視、欺負,導致內心痛苦,精神憂郁,形成孤僻、冷淡的性格,一旦有誘因,容易誘發青少年學生走向極端,變得冷酷、殘忍。父母感情不和,導致人格不健全,對父母不滿、鄙視,對成年人有逆反心理,遭受挫折或受刺激會突然爆發,不計后果,侵犯他人,有時還包括自己的親人。父母外出打工,留守青少年缺乏管教,也容易犯罪。
3.學校原因
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普遍存在重智輕德的傾向,同時又怕影響升學率,對學習成績不好或表現差的學生,采取不負責任的態度,讓其退學,把他推向社會,導致學生自暴自棄。學校對學生思想動態和實際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教育不夠,一些學生法制觀念淡薄,加上自控能力差,所以很容易就觸犯了刑律。
4.社會方面
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人們認為誰有錢,誰就是“老大”,為了錢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是最常見的原因。而且黃賭毒等不良社會環境,污染了正處在青春躁動期的青少年,且他們缺乏辨別能力,極易被社會上的犯罪團伙騷擾、引誘、教唆而犯罪。
二、預防校園犯罪的對策
1.規范網吧,清理整頓社會環境
學校要主動與文化、公安等有關部門密切協作,分工負責,把網吧管理切實落到實處。利用學校現有上網條件,積極探索綠色網吧建設,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網絡行為規范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上網習慣,引導文明上網,提高其免疫力。
2.構筑學校、家庭和社區三結合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網絡
學校應將對學生進行預防犯罪教育計劃告知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教育。同時,加強與公安部門和居(村)委會的溝通聯系,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止青少年犯罪的發生。
3.整頓教師隊伍,培養良好師德
對態度粗暴、濫施淫威,影響惡劣的“問題老師”,應當解聘或辭退。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有過痛苦經歷或存在心理障礙的青少年給予更多的關愛;不得歧視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應多加人性化的教育管理。這樣才能妥善處理師生之間的一系列棘手的問題,使矛盾簡單化,有利于工作,更有利于我們下一代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