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類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安全需要外,更高一層次的需求就是對尊重的要求,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賞識。賞識,是指充分認識到人的積極因素,并加以肯定和贊賞。所以,老師要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
在學生的眼里,常常會寫滿對老師的崇拜、尊敬和信賴,作為老師也應用賞識的目光去對待每個學生,善于捕捉他們每一個閃光點,使他們在人生的起點上學會自信。
一、以公正的態度賞識學生
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聾生,孩子們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贊賞。教師的一次點頭、一個微笑、一句表揚、一個撫摸就如同一場知時節的好雨,賦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長的力量。如果教師把欣賞的目光、成功的機會只投向個別幾個能力強、聰明可愛的學生身上,那么作為“陪襯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會受到重創,和老師的情感也會隨之淡化。為此教師要以公正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孩子,給每個孩子提供表現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如每周的升旗活動,學生十分重視,我就讓學生們商量,這個星期誰來當升旗手?有的說:“要堅持出勤的。”有的說:“要熱愛勞動的。”有的說:“要團結友愛的。”……這樣學生就會努力爭取做到所要求的,并對自己充滿信心。
二、以發展的目光賞識學生
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要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孩子間都存在著個體差異,要使學生的潛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就要以發現“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賞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對于不同性格的學生需要我們從不同角度去欣賞、去贊美,去挖掘他們身上微小的閃光點,使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可愛之處,每個學生都是一座寶藏,不是學生缺少優點,只是你缺少發現優點的眼睛。
三、以寬廣的胸襟賞識學生
要寬容學生的過錯,允許學生嘗試錯誤,允許學生宣泄情緒,允許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于自制力十分有限的聾生而言,有缺點、有過失是在所難免的。作為一個教師,不僅要看到學生的可愛之處,還要接納學生的不足。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我們不要過分去追究學生的責任,而是要從教師教學著手,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變這種現狀,用一種寬容的心態去等待學生的轉變。
四、讓孩子學會自賞和相互欣賞
學會欣賞別人是素質教育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孩子都具有別人不可取代的優點,孩子應該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同時也要學會抓住別人的閃光點,并真誠地賞識別人。
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去發現別人的閃光點。如“大家覺得哪名同學最近上課最有進步?”“進步在什么地方?”“你覺得最近誰上課發言很積極啊?”“你希望向誰學習什么?”這樣的氛圍會讓每個孩子都處在一個平等的地位,這樣他們才能感受到愛和快樂,才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
總之,我們要學會賞識,在賞識教育中培養聾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作者單位 吉林省松原市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