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中國,學生的愿望。可是如今的學生已經無力可給了,最近20年我國青少年體質在持續下降,耐力素質下降、力量素質下降、柔韌素質下降,學生的健康狀況十分嚴重,女生體育素質下降更為嚴重。家長憂心、老師憂心,國家更是操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體育教育內容和方法的落后,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一、體育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單一,無創新傾向。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體育考試基本上都是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一個考試模式進行的,多數考試考的是跑、跳、投加籃球(運球)。機械單調,考試形式、方法一成不變。目前的體育考試項目中田徑項目多,趣味項目少,缺少集體性、趣味性、表演觀賞性項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無法在體育考試中得到展示和體現。
2.項目設置不合理,訓練無趣味。在項目設置上,個人項目多,集體項目少,不利于培養孩子們的集體主義觀念和社會適應能力;缺乏學校特色,各級各類學校體育考試項目基本都相同,學生不會主動參與;考試項目與三維健康觀的要求相脫節,與平時教學內容相脫節,與教育部新頒發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內涵相悖;現行的體育考試無法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也談不上學生主動去學習和掌握參加考試所需要的運動技能。以田徑為中心的考試內容,以田徑技術掌握的優劣為依據評價學生體育成績的考核方法,與現代的體育教育要為終身體育服務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制約著學生積極性的發揮,影響了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3.訓練無延續性,功利思想嚴重??荚図椖砍踔胁恢匾曮w育基本技術的考試,考試項目技術含量太低。查閱歷年的考試內容和評分標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