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鍛煉人類思維的體操,是人類文明成果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但大部分學生覺得數學課枯燥,故興趣激發較為困難,長期以來,教師為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不懈努力。而新教材內容安排新穎合理,對學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師教法得當,就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面對新教材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把握課改理念,誘發學習興趣
七年級學生翻開剛拿到的數學課本后,一般都感覺新奇、有趣,想學好數學的求知欲較為迫切。因此,教師要不惜花費時間,深下工夫,讓學生在學習的起始階段就對教學有深刻的印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如在教學第一章時,可讓學生參與部分實驗。在本章結束后,可以利用課外活動舉辦一次自由形式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數學難學嗎、有用嗎?數學是不是都這樣有趣呢?基礎弱的能不能學好數字?對各種問題展開討論,以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數學的趣味性、教學的藝術性給學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鐵上的鐵屑離不開磁鐵一樣,向往著教師,向往著本學科。
二、創設良好氛圍,激發創新意識
七年級數學比較貼進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實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豐富的內容誘發學生情趣,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新教材還針對七年級學生喜歡觀看、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實踐性內容,要求盡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優化課堂結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請他們做我的助手,一道準備實BP9BhPs4n3l8cCqi3eIjdkais5EWMqY4qez7KQTlIs4=驗器材,進行實驗演示。通過實驗操作,既規范了學生的勞動習慣,又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認識了“自我”,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
三、加強“活”性教育,激發求知欲望
七年級數學的自然性、實用性決定了開辟第二課堂的重要性。根據新教材的提示與要求,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舉辦數學知識猜謎、小制作比賽、拼圖游戲等等。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生動有趣、吸引力強,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創造力,也可以挖掘學生的潛能,在他們的閃光點上做文章,讓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這樣他們就會興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繼續追求成功。特別要給學生多打氣,多鼓勵他們,要充分肯定他們的動手能力,對學生成功的地方要給予表揚,使其在表揚中受到鼓舞,開始對學習數學感興趣。
(作者單位 青海省互助縣南門峽逸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