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合作學習,是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一種組織形式,是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數(shù)學課堂學習任務,按照明確的責任分工進行的互助性學習。這是一種社會型學習模式。通常以小組學習為主要形式。其實知識不是單純地通過教師傳授而得到的,而是通過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各方面的因素,充分利用學習資源,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獲得的。因此,數(shù)學教師更要重視合作教學,更要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
二、合作學習的組織
1.科學、合理地進行分組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學過程中的信息傳遞只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單向進行,這樣的信息傳遞大多是師生問答式,沒有學生之間的討論,沒有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更缺少學生自我調整、矯正的機會,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則大大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小組里每個學生都有更多發(fā)言與表現(xiàn)的機會,可進行更多的相互交流及評價,可以彌補班級教學制下教學的局限性。應該看到,不同的學生在心理現(xiàn)象、知識能力、思維習慣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對教師而言,合作學習恰好能彌補教師難以面向眾多有差異學生的教學產(chǎn)生的不足。教師可將全班同步劃一的教學活動細化為小組中少數(shù)學生的個性化活動,為小組中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較多的機會。
2.明確學習任務
為了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等。這些任務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價值外還可以分解,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共同參與,人人都有事可做!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可以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3.充分調動小組內每個成員的學習興趣
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具備課堂的駕馭和操縱XgI+btBMN2FwGUJYX257Ug==的能力,及時誘導學生去學習,解答在參與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體會、感受和追求在學習過程中的愉快體驗,真正讓學生融入課堂活動的興趣中去,共同產(chǎn)生學習的認同感,欣賞自己在實踐中的領悟、理解、交流合作的能力,樹立團結協(xié)作、共同提高的信心,要保證所有學生積極參與,讓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都有事做。
三、強調互助合作,實現(xiàn)共同進步
沒有合作,就沒有合作學習。因此,在合作學習中,合作是核心。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學生一般更關心自己的學習成績,對小組和小組其他成員的學習情況不夠關心,致使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差生主動求助較多,優(yōu)秀學生主動幫助同學較少。出現(xiàn)這種情況,合作學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在合作學習的評價中,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jù)。這就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以個人成績?yōu)闃藴省⒁詫W生個人為獎勵對象的做法,從而改變了學生的交往方式,促進了組內成員的互助與合作,進而實現(xiàn)共同進步。
(作者單位 江蘇省贛榆縣門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