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化法律知識教育,讓學生全面了解法律常識
在思品教學中,許多學生總是認為法律離自己很遠,對法律知識了解甚少,許多學生甚至接近于法盲,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在思品教學中,筆者針對這種現狀,從三個方面入手,加大了法律知識教育力度,提高了學生對法律知識的了解。一是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律常識教育;二是利用教學拓展活動強化法律知識教育;三是運用宣傳載體強化法律知識教育。
二、緊密結合學生實際,讓學生深刻感受法律尊嚴
思品教學中滲透法律教育,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緊密結合學生學習生活實際,以學生生活中發生的涉法案例作為教學素材,可以增強學生的生活感知,對學生的思想發展與行為規范產生警示作用,使其感受到法律的尊嚴,增強教學成效。如教學《法不可違》這一內容時,除了運用教材中的事例之外,筆者還補充了發生在本地的較大影響的青少年違法犯罪活動,對學生加強法律教育,引導學生了解這些案例中人物因違法而付出的重大代價,進而深入分析這些涉案青少年身陷圇囫的思想深層次原因,讓學生明白:法制意識淡漠、法律知識缺乏,是造成這些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思想根源。
三、有效拓展教學空間,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思想震撼
除了課堂教學之外,教師還應當充分運用各種教育資源,強化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構建立體生動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思想震撼,增強教育成效。筆者曾經組織學生參觀了市關工委組織的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圖片展覽活動,展覽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向學生介紹了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的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例,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由于學生法制觀念淡薄而造成的悲劇,學生在參觀展覽后還聽取了政法系統老干部的法制講座,深化了法制教育成效。這種警示教育的效果會令學生終身難忘。
四、制訂思想行為準則,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有章可循
開展法制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發揮引導作用,規范學生的言行,讓其做懂法守法的好公民。針對這樣的教育目標,筆者在教育教學中注重緊密聯系學生學習生活,在教學《感受法律的尊嚴》和《法律護我成長》等內容之后,筆者引導學生開展了“做遵紀守法好公民”的大討論活動,重點結合學生學習與生活實際,對一些苗頭性問題開展深度挖掘與分析,使學生對危害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并集體討論制訂了《初中生學習生活八大禁止事項》,全面規范了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讓學生生活在法制意識的規范之中,有效預防了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作者單位 河南省蘭考縣固陽鎮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