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提示:
1.人物語言要力求與身份﹑地位﹑經歷等相符,防止人物語言的“學生腔”。
個性體現在人物的方方面面。人物的言行都是個性化的,是他人無可替代的,寫出鮮明的人物個性,就必須寫出能體現人物鮮明個性的言行。它體現著一個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齡、職業、性格、文化教養等諸多方面。
人物語言與其身份﹑經歷不相符是學生寫作中最常見的毛病之一。一個農村拾荒老人,沒有受過教育,沒有什么文化,但一個學生在記敘這位老人的文章中卻寫出了這樣的對話:
我曾問過她:“阿姨,為什么您總是微笑呢?”她回給我一個淡淡的微笑,接著說:“因為笑臉能給人留下最美的印象,這說明我很知足、很開心啊!”她的兒子大學畢業后找到了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孩子們勸她多休息,別再收廢品,可她總是回應道:“我現在還有能力養活自己,不想給你們增加負擔,況且,我喜歡做點事情,那能讓我感到快樂。如果你讓我每天都待在家里,無所事事,還花著你的錢,那才真是無聊呢,我可受不了。”
這位出生在農村未受過教育的老人,怎么會說出諸如“因為……,這說明……”“況且,……無所事事……那才真是……,我可……”這些書面氣息很濃的句子?所用的詞語也顯然不符合其身份﹑經歷,這樣的人物實際上只是作者思想的一個“傳聲筒”而已。
2.圍繞主旨描寫,防止為描寫而描寫。
對人物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要從作品實際需要出發,要用得自然得體,不要人為地為描寫而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表現文章主旨無關的內容,即使再精彩,也要毫不猶豫地舍棄。
原文在線:
微笑的水果攤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小事,平凡的人,所有的一切包圍著我們,帶給每個人一段看似波瀾不驚的生活。然而,總有這么一些平凡的普通人,能把平凡的生活過得精致,永遠微笑著去面對一切。
集市上有一個賣水果的小攤,小攤的主人看上去四十來歲,長得挺黑,一副農民的打扮。但她賣的水果卻都晶瑩剔透,有櫻桃、草莓、葡萄……而且都被擺放得很整齊,這說明她是一個很熱愛自己的生活和職業的人。平時守攤的時候,她總是一副微笑的表情,打量著小攤上的水果,像一位國畫大師欣賞著自己的杰作。
也許是因為她的水果賣相好吧,她的水果攤總是人氣很旺。她動作很麻利,所以稱水果的效率很高,而且她也不太愛說話,只是告訴別人水果的價格,從來都不大聲吆喝,但人們還是愛去她的攤上,哪怕只是看看。也許別人愛買她的水果的原因是她的秤稱得很準,從不缺斤短兩,因此她也不像別的奸商那樣假惺惺地塞給你一個蘋果,這說明她也是一個誠實的人。還有一次,有人問她瓜甜不甜,她說雨水太多,瓜不甜,那人就離開了;有人說她傻,她卻說做人要講誠信,而且別人買了不甜的瓜也會不高興。
她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很勤勞,擺攤時很早,擺完了之后才吃早飯。收攤是在正午的時候,而且她總是幫別人把攤位打掃得非常干凈后再離開,她說,不掃干凈,別人不方便。
她早年喪夫,一個人把女兒送到大學,但她總是笑著,樂觀地面對著生活,有很多人做不到這些,甚至很多人處于幸福之中而不知足,他們都應該多學學這個賣水果的婦女。她雖然看上去很平凡,但她總是微笑著面對挫折,所以她是一個不平凡的人,不對嗎?讓我們都學會微笑吧,那樣我們才會漸漸獨特起來。
修改方向:
第一,原文對主人公的肖像描寫過于籠統,修改時可以抓住能夠體現人物形象的特征來寫,例如“紫黑的面龐隱約透著點凍傷后的印跡,凌亂短碎的頭發,笑起來時,眼角有密密的皺紋,經常穿著洗得有些發黃的白襯衫”。這些典型的肖像細節描寫能夠凸出人物樸實、飽經風霜的特點。
第二,個性化的語言可以展示人物性格。原文沒有涉及主人公的語言描寫,修改時可以特意描寫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從而讓讀者看到人物助人為樂、誠信的精神品質;語言描寫再輔以人物的神態刻畫以及動作的細節描寫,這樣人物形象就會頓時在讀者的頭腦中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