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的布拉格,游客都很多。不過,比起滿街的游客,無處不在的木偶人似乎更占上風。流連在查理大橋上,伏爾塔瓦河水緩緩從腳下流過,千年古城里無處不在的木偶群中,一定有那么一個,記錄著逝去的光陰。木偶迷的朝圣地
瓦茨拉夫大街上、舊城區(qū)的巷子里,或者查理大橋的兩頭,只要人能走到的地方,一定就有玩耍木偶的街頭藝人和形形色色的木偶店,櫥窗也定是被塞得滿滿的,而且還會層層疊疊地掛滿四壁。
查理大橋橋頭有個店叫“Truhlar Marionety”,是布拉格最出名的木偶店之一。一進店鋪,淡淡的木香味就飄進鼻子,仿佛聞到了一股純手工制造的味道。順著深色原木展柜望過去,天花板垂著閃耀的銀線,絲絲縷縷之間滿是偶人:國王、王后、騎士、公主、廚師、軍官、乞丐、醫(yī)生、護士、巫師、巫婆、海盜、警察,或者胖胖的好兵帥克,劫富濟貧的名丑“喀什巴萊克”,甚至哈利·波特,應有盡有,實在讓人眼花繚亂。
柜臺的那邊,一個尤物45°側身,褐色的劉海兒齊落落地垂在前額上,彎彎的眉毛之下杏眼鳳目送著秋波,少女光亮臉頰緋紅緋紅的,一抹飄逸的白紗裙,金色的絲帶纏繞腰間,近了,才知道,其實那是個偶人,只是腰、臂、腿完全按照真人尺寸打造,肩、肘、膝、腕的每一處都經過精心連接,所以能夠活動自如?;蛟S,在這個全世界木偶迷們的朝圣地,邂逅這般美貌的偶人實在不足為奇。
布拉格最多的是提線木偶,顧名思義,木偶的四肢和頭部被線提起來,而這些線最終在木偶頭部上方的總控制軸交匯,人們可以利用這一控制軸來操縱木偶?!坝尾祭褓I木偶,就如游摩洛哥買上等地氈一樣,是必然之選?!边@是國際木偶聯會會長最為驕傲的言語。確實如此,在布拉格,沒有人不為這些活絡的木偶人心動。從亞洲到非洲,以至于中歐,木偶似乎遍地開花,只是,在捷克,它們絕非僅僅是玩偶。
捷克木偶的前世今生
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偶據說源于大約3萬年以前,可以尋到的最早書面記錄是在公元422年的印度,而在捷克,木偶可以追溯到中世紀,雖然歷史不是最悠久,不過這絲毫撼動不了捷克人對于木偶的狂熱喜愛。
布拉格市中心的廣場上顯赫地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完整記載著捷克木偶的前世今生:最初的木偶很簡陋,僅源于給孩子講故事的需求,漸漸的,那些沒條件進劇院的成年人開始用它來自娛自樂,于是木偶開始變得越發(fā)精致。但真正讓捷克人視木偶為瑰寶,卻是因為木偶與民族復興間那些千絲萬縷的關系。
當年,捷克長期被控制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統(tǒng)治之下,民族文化幾乎全部被消滅,甚至劇院也只能上演德語劇目……捷克人擔心自己民族的語言會因此而消失,于是,在民間偷偷用捷克語來表演木偶劇逐漸成為捷克人建立民族自信的重要工具,大人們時常在自家桌上為孩子們表演木偶劇。
木偶劇之風從此時悄然興起,被開除的軍人、教師、小販成了最初的民間藝人,他們樂此不疲地走街串巷即興表演。16世紀中葉至17世紀末,木偶藝人的足跡遍布捷克的城市、鄉(xiāng)鎮(zhèn),木偶劇院也從鄉(xiāng)村小廣場延伸至客棧酒館以及農舍民居。作為民族重生的見證者,一個個形態(tài)各異的木偶成為了捷克人民族精神的寄托,而木偶劇也隨之毫無疑問地成為捷克人心中的國劇!
每個捷克人都是樂師
有人說,每個捷克人都是樂師!因為,在捷克,一年365天,音樂、戲劇不斷。即使走一趟查理大橋,也能輕易地看到一出又一出精妙絕倫的木偶音樂劇。街頭的藝人一邊清唱歌劇,一邊操縱提線木偶,和著動人的節(jié)奏,他們靈巧的手也成了表演的一部分,與其操縱的木偶不時搞笑互動。
“那很像是在騙小孩子的東西,但每一個木偶都用5—8條線控制,并不是誰都能表演得那樣傳神!”也只有在捷克,才能真正感受到木偶劇的瑰麗與磅礴!那些沒有靈魂的木偶,在藝人絲線的擺動下充滿了生命和活力。
每年5月12日,為期三周的“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都會準時拉開帷幕。音樂節(jié)上最受矚目的自然是木偶劇,而最受歡迎的劇目,是被稱作“歌劇中的歌劇”的《唐璜》。幽暗的舞臺上,精致小巧的木偶們一遍遍表演著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歌劇。這個由莫扎特于1787年創(chuàng)作的木偶劇,至今已經出演超過2000場,但大家百看不厭,每一場演出都會惹得觀眾排著長隊等候。
如果說“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并不只是表演木偶劇,那么每年6月的布拉格國際木偶藝術節(jié)則可以說是純粹為木偶劇而生。布拉格被稱為“世界木偶藝術之都”,受布拉格濃烈的木偶藝術氛圍感染,國際木偶聯會將每年一次的國際木偶藝術節(jié)指定在布拉格舉辦。從1996年起,每年,聯會的會員國都會派代表團前往布拉格,交流木偶制作技藝,展示木偶演出水平。中國、俄羅斯、法國、英國、荷蘭、西班牙、意大利、日本……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精英木偶劇團匯聚,呈現了世界木偶藝術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代表了當今世界木偶藝術的最高水平。有趣的是,藝術節(jié)還設特別獎、最佳傳統(tǒng)演出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導演獎等若干獎項,以此競爭機制拉動世界木偶行業(yè)的多元發(fā)展。
木偶人生
“我的任何一個木偶都是有靈魂的。”Jiri TrnKa毫不客氣地說。他是傳統(tǒng)的木偶手工藝人,是優(yōu)秀的木偶劇作家,是捷克木偶動畫的開山巨擘,亦是享譽世界影壇的木偶動畫家。
Jiri出身于手工世家,父親是工匠,母親是裁縫,他5歲便能刮削制作木偶。從布拉格工藝美術學校畢業(yè)之后,Jiri創(chuàng)建了一所自己的木偶劇院,后來他又與幾位動畫大師組建了一個動畫工作室,進行木偶劇的改良工作。
“其實,木偶本可以擔負更重要的角色?!盝iri不再讓片中的木偶僅僅是眨巴眨巴眼睛或者張張嘴巴,而是利用鏡頭與燈光來轉換氣氛,讓一個個精彩動人的場景賦予偶人們更加生動、更加可愛可親的生命。
在Jiri的大力推進下,那些原本看似有些木訥的木偶踏上了活色生香的演出之路。之后十年,幾乎所有捷克的木偶動畫作品都出自Jiri旗下的工作室。雖然1969年弱歲的Jiri因心臟病卒于布拉格,但時至今日,他和他的有靈魂的木偶們依然讓木偶迷們追捧,比如:《好兵帥克》、《皇帝的夜鶯》……
對木偶劇的喜愛也成了捷克藝術家創(chuàng)作更多趣味木偶的動力之源。Pavel Truhlar以前并不懂木工,由于太喜愛木偶劇,于是改行做起木偶工匠。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家人也跟著改行,從事木偶的設計、制造或銷售工作。如今這個工作室已發(fā)展到50個人的規(guī)模。和很多木偶工作室一樣,他制作的木偶既有一兩百元的普通作品,也有上萬元的可供收藏的藝術杰作。
Pavel的工作室還開展木偶制作學習班,兒童和老人、想重新尋回創(chuàng)作靈魂的人、想緩解壓力的白領都能來學習。工作室提供簡單的材料包,學員不需要有藝術基礎,都可以在這里玩?zhèn)€性組裝。最近,該工作室新推出了一個特色項目叫制作“Mini Me”,只需帶著自己照片去店里,就能做出一個迷你版的木偶自己。
除了布拉格的木偶工作室,東部小鎮(zhèn)茲諾伊莫(Znojmo)更是捷克最古老的木偶作坊聚集地,最精美的木偶均出于此,而全國最優(yōu)秀的木偶藝人亦云集此地。不過這里除了少數人是祖?zhèn)魇炙?,大多工匠都是出于興趣而自學成才。
在茲諾伊莫,每件木偶的雕刻、組裝、上漆、度身造衣,都是手工完成。木偶的制作工藝極為精細考究,通常是用木制或泡沫塑料材質,頭、手、腳先以石膏成型,再用彩筆描畫著色。手握刻刀,熟練地刮削木坯。藝人說,“一件真正的精品從構思到完工幾乎要耗費整整一年的工夫!不過,大多數木偶三四天就能完成。”如今,即使木偶手工業(yè)早已在長期束縛中得到解放,但對于取而代之的現代化生產方式,大多傳統(tǒng)工匠卻無動于衷甚至嗤之以鼻?!凹词故墙拥蕉噙_上千件貨品的大單,在這里,我們仍堅持沿用傳統(tǒng)工藝?!彼嚾藗冋f道。
也許,正是如此的執(zhí)著,讓木偶成為了捷克手工藝術的標簽,擁有了不朽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