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籍美國
按照移民局來信指定的時間和地點,我于2005年1月20日早上開車去了長島Garden City辦公室參加面談。那時母親正在與癌魔進行著激烈的抗爭。去移民局的頭天晚上剛下過大雪,有些路段尚有積雪,好在主干道基本得到清除,而且天空還露出了太陽。在GPS指導下,30分鐘便到達了目的地。
這里的樓群雖然不高,但占地面積挺大。去長島辦事最大的方便是土地空曠,停車場大,總能找到免費車位。
我下車進入移民局大門進行安全檢查,將金屬物品放在一個小盒內,通過移動傳輸帶檢查通道,我則經過安檢門進入樓內,之后按照指示標志來到大廳。這里一排排椅子上坐滿了等候的人群。工作人員告訴我參加公民面談請上二樓,于是我拿著移民局信件上了樓。樓上是另外一處大廳,大約200人已經坐在了廳內的椅子上。我將移民局通知信交給一位工作人員,她按照順序把信函放在一個塑料盤的最下層。然后要我找個位子坐了下來。移民局官員按排序叫申請人的名字,輪到者隨移民官進入里面辦公室,雙方進行一對一面談。
原以為依信中指定時間面談,實際是按申請人到達的先后順序進行。通知信上給我預約的時間是早上9點,輪到時推遲了一個多小時。這段時間,我發現還有一些申請人在源源不斷地進來。
申請人來自不同的族裔,亞裔、非裔、西班牙裔以及其它族裔都有。年齡差異也很大,有80歲的老人,也有20來歲的年輕人。有的已在美生活了幾十年,講著地道的流利美語;也有幾乎不能用英語連貫表達的外國人。有的申請人已將有關面談考試資料背得滾瓜爛熟;也有的仍在翻閱著小冊子,忙著臨陣磨槍。有的西裝革履;有的牛仔夾克。總之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直到將近11點鐘,我的名字才被一位白人移民官叫到,他讓我隨他一道進了辦公室。辦公室很小,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占滿了大半個房間。背面墻上貼滿了小紙片,似乎是一些有關工作提示和安排。移民官個子中等,胖胖的,大約50歲年齡。他把我的通知函放在桌上,然后從儲存著申請人個人資料的電腦里找到了我的名字。我的材料是寄往美國移民局伏蒙特服務中心的,他能從這里看到,說明資料已經被輸入到了整個移民局網絡供有關人員使用。他調出資料后,核對我的名字、出生日期和社會安全號,并簡單問了一些與申請表內容有關的問題,然后開始考試。
他要我朗讀了一段錄自美國憲法的英文原文條款,聽寫英文單字和句子,完成3個問答和10個填空題,內容包括在紐約的參議員名字、美國獨立日、國旗顏色和星星數目等,我——作了回答。總的感覺是簡單,之前復習的內容大大超過了考試的范圍和深度。每完成一項內容,移民官便在一張紙單上打上對勾。最后他告訴我英語面談和考試獲得通過。當我詢問何時宣誓、領取公民紙時,對方回答:“等待進一步通知。”
在我接到移民局有關宣誓的通知時,母親已經離開了人世。那是在我回國與母親訣別并完成后事回到美國不久,移民局發來了信函,通知我宣誓日期為2005年4月8日。不過對于我來說,自從母親被診斷為癌癥之日,它在我心目中的份量的確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崇高”。
為了完成轉公民的最后一道手續,4月8日我按指定地點和時間來到位于布魯克林Cadman Plaza的紐約東區法院。依然是人山人海,規定早上8點開門,7點鐘門外已排起了長龍。雖然寒風凜冽,排隊的人群似乎并不在意,大家憑通知單一個一個通過安檢門,將手機、相機等寄存,按照序號進入到大樓二層一個法庭大廳里。
在那份通知單的背面,有七八個問題,主要涉及入籍面談后是否存在法律意義上的變更,如婚姻、犯罪、非法收入等。人們全部坐定后,工作人員仔細講解宣誓程序,并檢查每位通知單回答的內容,通過后簽字交還本人。同時發下一份用于放置公民紙的信袋,里面裝有總統簽字的祝賀信、宣誓詞、辦理護照有關機構的地址等材料。然后隨著點名來到大廳中央,核對公民紙上的內容并簽名。完成以后,一位女法官出現在法庭前面,她帶領著四五百位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族裔、膚色和年齡的男男女女們站立起來,右手放置胸前,宣讀誓詞。接著說道:“祝賀你們,美利堅合眾國的新公民!”此時全場歡呼,整個大廳處于一片興奮之中,有人流下了激動的眼淚。我想,我是能夠理解他們的,這畢竟是許多人追求的美國夢,有些人為著這一天甚至是苦苦奮斗了一輩子。
之后人們開始按順序交通知單領取公民紙,更改名字的申請人還要獲得一份有關官員批準的簽字單,全部儀式便告結束。當我拿到公民紙時,雙眼也禁不住模糊起來。不過縈繞在腦海更多的,是我的父母、家人、親友、老師、同學、同事以及遙遠而熟悉的故鄉——那一片根的土地。我思緒萬千,往事如潮,一一涌上心頭。想起一路走過來的日日夜夜,我突然感到一陣沖動:我有那么多的話沒來得及向父母傾訴,現在為何不把這些難以忘卻的記憶寫出來,為逝去的老人和健在的親朋好友以及感興趣的讀者們留下一份歷史的真實記錄呢?這便是我決定提筆的最初動因。
回憶就是懷舊,這是老年人的心態。不過對于我來說,實在是因為內心抑制不住的感激。我感激父母給我以生命,并養育成人。而在我未來得及圓滿盡孝的時候,他們卻先后地離去了。這無形中便在我心中造成了很大的空白,那是任何別的事物都無法填補的空白。當然值得感激的還有生活中曾有過的其它許許多多的人和事。正是這些重要抑或不重要的成長經歷,使我得以成為今天的自己。
4月21日,我去移民局指定的郵政局辦理美國護照,它將是我今后進入中國唯一有效的身份證明了。美國護照辦理手續簡單,憑公民紙、兩寸標準照和身份證在郵局填表、交費。對方將材料寄給國務院(Dept,of State)國家護照中心(National Passport Center),該機構經審核后,將護照和材料寄回申請人。
三周之后,我便收到藍本,成為了一名手持護照的美國公民。而就在我拿到護照的那一瞬間,竟然產生過母親就要來訪、她會多么高興的感覺。不過很快便回到了現實當中。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雖然拿到了美國護照,但我的心仍在大洋的那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