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曾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
今天的中國已經成了世界工廠,然而要想成為行業的領導者,沒有真正的先進創意產品和產業文化,一味的模仿是無法立足世界產業之林的。模仿為中國的信息產業建立基礎,而創意則可以為中國信息產業的引導性地位發揮關鍵作用。而在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領域,發展之初,中國就和世界走在了一起。在發展過程中,中國的企業有機會也有實力進入先進國家的行列,這也是我們今天值得憧憬和予以實現的。
在過去的時間里,中國互聯網已經產生過無數的豪杰先烈,他們有的引領風騷數年間,有的前仆后繼無怨言,但只有真正符合時代潮流者才能站穩腳跟,在中國的互聯網業留下自己的立足之地。截止到2011年底,我們選擇了華為任非正、百度李彥宏、聯想楊元慶、騰訊馬化騰、360周鴻祎作為其中的翹楚,在IT和互聯網行業,這幾位都是我們當今IT互聯網業可圈可點的杰出人士。
而今天的互聯網正在向移動化方向轉變,云計算技術為移動終端的體驗帶來更好的機會,正像十年前的變革,正是締造新的英雄的時勢。既有的信息業諸侯中,將隨著變革的浪潮適者留存,而洗滌后產生的無數空缺正好為后來者預留了位置,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包括我們迅猛發展的電子商務,都為中國的企業準備了大餐,等著順應潮流者前來饕餮。
數風流人物
2011年是中國互聯網收獲頗豐的一年,最重要的是在這一年里我們行業的發展幾乎是和世界同步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說位于世界前列。首先我們的企業已經改變了對國外模式亦步亦趨的狀態,開始結合自己的環境發揮自身的優勢,同時憑借著龐大的市場,幾乎所有的大公司都不能無視中國的存在,而將大量的技術研發機構設在中國,并與中國的政府和企業展開了廣泛的合作,這為中國企業的發展,中國互聯網英雄的勃發提供了更好的機會。
在中國的IT界,華為堪為個中翹楚。這個不過20多歲的IT青年,早已把目標瞄準了百年老店的IBM,而在實際的作為方面,其絲毫不會讓業界覺得目標是個噱頭。當人們提到華為時,不能分開的一個名字就是任正非。
作為退伍軍人,任正非的臉上可以看到的是一臉的老八路似的剛毅與樸實。雖然不茍言辭,但每次發表的演講都成為業內學習的典范。華為的精神也就是任正非的精神,帶領著華為從一個深圳的小廠成為可以使美國政府認為能威脅到國家安全的龐大企業。任正非堪為中國#8226;英雄,不只由于華為在IT行業的實力,也源于任正非對于整個行業的領袖影響力。
本刊所評選的互聯網英雄并不只以公司業績為參考,也很重視其人對于行業的影響力。2011年任正非以11億美元首次進入福布斯富豪榜,排名全球第1056名,中國第92名。在《財富》中文版第七次發布中,位居“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榜單之首。《華為的冬天》、《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北國之春》,雖然以低調著稱,但每一篇文章都成為業內學習的標榜,連同為硬件大戶的聯想楊元慶都將之作為公司學習的文件。
IT業之后,更加英雄輩出的也就是互聯網行業。丁磊在這一時期名列前茅。在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創意,能夠做出真正有創意的東西,才是王道。丁磊曾經說過:“我跟我們同事說,我們做網頁這個東西沒有多少技術含量,我們每次出現點有創意的東西,我們的競爭對手新浪搜狐他們老抄我們,而且抄的速度很快。我說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東西出來,技術含量很高,這幫人抄不了。所以我們決定做游戲,做網絡游戲?!睆拿赓M的郵箱到賺錢的游戲,靠免費積累客戶,靠新意換來利潤,是一個合格互聯網的企業該做的事。
堅持才是勝利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的發展,網絡社交化趨勢的不可逆轉,以及電子商務的日漸成熟,我們正日益走進一個全新的時代。我們可以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是互聯網時代的升級版,智能手機只是更為精巧的筆記本電腦,但我們也會更多的發現,在這個已經邁進,還會完全升級的世界里,需要的是一種全新的意識形態。新興了幾年的互聯網企業很多已經變成了傳統勢力,沒有新時期的意識必將失去已有的地盤兒,成為明日黃花。這在信息化革命以來早已成熟的歐洲和美國都已有無數先例,包括AOL,易貝甚至百足之蟲的微軟、諾基亞,稍有不慎,就會產生不可逆轉的頹勢。
在世界上還屬于新興市場的我國,互聯網企業已經產生了勢力穩固的大佬,包括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百度、騰訊和新興的奇虎360,他們的領袖李彥宏、馬化騰和周鴻祎也是我們評選出的中國#8226;英雄。
當初谷歌提出云計算時百度曾習慣性地推出了自己的框計算,另一方面對云計算還曾含譏帶諷地對自己這個中國市場上的手下敗將嘲笑了一番,沒想到日后的業界已經是今天這樣言必稱云計算。但幸運的是李彥宏及時調整了戰略,
百度CEO李彥宏今年3月再談及云計算時,也已不再大潑冷水了。他稱,云計算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發展出殺手級應用,表明這家公司并未放松在云計算領域的布局。在今年舉行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云計算架構技術團隊首次公開亮相,智能數據服務、典型行業應用和公共云計算平臺將作為百度云計算開放服務的發展方向。
搜索引擎是最典型的云計算應用之一,這也是谷歌祖先提出云計算概念的原因之一。百度在云計算基礎架構和海量數據處理能力早已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未來還將陸續開放多層面的云平臺服務,如云存儲和虛擬機、應用執行引擎、智能數據分析和事件通知服務、網盤、地圖、帳號和開放API等?;ヂ摼W服務架構和數據智能將作為擔當百度公共云“協調調度”操作系統角色的中間平臺層,將在應用和計算、存儲間建立連接。
百度此前的云計算主要以“專有云”的方式服務于內部產品,接下來將逐步開放技術,構建公共云計算服務平臺,先期開放的BAE(百度應用引擎)、云端計算和存儲能力,能夠幫助企業降低研發和運營成本。
至于騰訊的馬化騰,先是在天津建立了十五萬臺服務器的云計算研發基地,在2011年下半年更是在重慶投資兩倍于天津基地的服務器,借助政府的支持發展騰訊的云計算。
與華為同樣發跡于大陸開放最前沿的深圳,馬化騰帶領著騰訊依然走在業界發展的領先位置,7億用戶是其穩定發展的最大定心丸。在一系列模仿帶來的成功之后,通過發展云計算馬化騰可以進一步發展自己已有的平臺,使騰訊的QQ建立自己的平臺經濟,像蘋果和Facebook一樣得以坐收漁利,再不用硬著頭皮去模仿已有的創意。
周鴻祎的360安全衛士為中國的網民帶來了殺毒軟件的免費時代。對于任何消費者,免費絕不是壞事,但由此帶來研發者積極性的減退就成了詬病。互聯網行業的勃興,免費化的普及,最重要的是能夠借助資源的可復制性,是互聯網企業能夠省窮人的錢,賺富人的錢。拒絕坐地起價,才是免費的真義。
新時代的新英雄
今天的電子商務,團購,云計算,當然也包括整個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優勢在于為每個人都帶來了機會。英雄不問出處,但我們還是可以看看哪里更容易出英雄。
云計算的思想是移動互聯網全面推進的必需,也必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產業鏈各環節產業文化的主流。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云計算“十二五”規劃已形成初稿,目前正在內部征求意見。在我國,政府作出正確決策需要巨大的努力,能夠一開始就瞄準云計算,并在全國多個試點盡快布置下去,實屬不易。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在北京的祥云計劃已經眉目清晰。在明年的云計算欄目中,我們還會進一步談到我國各地的云計算發展,云計算,將為中國帶來真正的西部大開發。
電子商務成為中國互聯網甚至可以說整個經濟帶的新增長點,無論B2C,C2C以及O2O都開始在移動互聯網里劃地盤。能夠掌握移動互聯網的主動權的電子商務業者,將在未來占據更多的主動性,更有機會成為新的英雄??梢钥吹降氖蔷〇|商城再次發力移動互聯網,集中發布了Windows Phone、KJava以及京東團購iPhone手機客戶端,并對原有的iPhone和Android手機客戶端進行了全新的升級。隨著新版客戶端和新功能的發布,京東商城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布局日趨完善。與PC時代操作系統和瀏覽器高度統一不同,手機及智能終端系統的多樣性對于電商開展移動購物服務都非常具有挑戰,尤其是對電商的信息研發、數據整合等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為國內最大的網絡零售企業,京東商城在信息研發方面具有領先于其他電商的優勢,這也為其迅速開展移動購物,占領移動互聯網市場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帶寬是網的咽喉,流量是網的血液,這在移動互聯網中也是一樣。
發改委和中國電信、聯通的博弈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對于這場關系國計民生的爭論在本期的另一封面中會有更為詳細和專業的討論,中國的帶寬是否可以得到提高和更有效地使用或許都將與此深深掛鉤,但社會的發展從來都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順勢改革,更需要自下而上的主動推進,很多時候前者本身更多的源自后者。同時,作為紐帶的電信運營商們自己,企業的屬性也讓他們不甘被時代拋棄,而更主動地融入時代之中,為自己在必然的管道商之外,創造更多的機會。中國的特殊國情使得電信運營商在中國的互聯網時代就占據了無可爭辯的重要地位,而這種現象在沒有發生更深刻的第五次電信改革之前,必然在移動互聯網中繼續存在。
移動互聯網最重要的終端——手機在今天的中國已是遍地開花。拜山寨機所賜,手機的普及率在中國要高于計算機的使用。手機成了中國幾億人的生活必需品,這位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而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全面推進,則需要終端、運營商、應用開發者以及設備服務商們的全面努力,相應的,在這些領域也就蘊藏著更多的機會,而產生一些世界級的網絡英雄,成為億萬級的富豪。
在PC領域,中國已經有了聯想,靠著對IBM昔日輝煌的記憶,我們可以對這家收購了其全球PC業務的企業在電腦行業的發展寄予無限想象。但在手機領域,我們至今沒有一家可以在世界主流市場足以成勢的企業。
但至少我們還有山寨機。
一度山寨機成為中國企業的切膚之痛,仿佛山寨機就是中國不能樹立行業領先的根源,是現代中國浮躁風氣的集中體現。但本刊早對這一誤解進行了多次的批駁。而今天,隨著市場監管和消費者對手機要求的提高,正逼迫著這批“最了解中國市場”的手機制造者們上岸,尋找新的利益增長點。
一味的山寨已經不能獲利的時候,資本將不得不追逐起創意了。
事實上,由于運營商在手機補貼上增加力度,山寨手機在價格上的優勢正在消失,同時其低成本優勢愈發不清晰。3G手機芯片和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專利掌握在少數廠商手中,更對山寨手機廠商造成問題。下游的山寨廠商不可能去購買,作為曾經山寨手機芯片提供商的聯發科更無法就此展開規?;a。
入網許可證和IM EI仍是山寨手機的命門之處。經過前期積累一部分山寨手機積累夠了資金解決此問題成為正規廠商,比如天語,還獲得了不錯的業績。移動運營商和互聯網服務商的開放姿態,也為山寨手機這個仍舊混亂的“行業”,催生出新的創意,增強了生存能力。而在谷歌都要收購一個摩托羅拉移動的今天,擁有終端制造權,自然是邁進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步驟。
無論整個移動互聯網還是具體到云計算領域,大佬們的平臺意識變得越來越強。這在我們熟知的蘋果和Facebook都有非常典型的體現,把平臺開放后,放手讓群眾去挖掘自己的智慧,自己坐收漁利,成為流行的賺錢又省力的流行做派。而一些苦出身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非要自己甩開膀子進入打工行列,往往是費力不討好,竹籃打水一場空。
有平臺,就有應用開發者馳騁的天下。踏踏實實的開發應用,同樣有機會成為中國的Zegna。
當然,同質的產品加上水漲船高的推廣成本,移動互聯網生存難是事實。目前就有許多的移動互聯網企業,他們的發展步履維艱、前景難測。但已也有一些國內開發者將自己的產品賣到國外來賺錢,將產品掛到App Store上,賣個幾美元,一個月幾萬元人民幣也就夠了。
如此的市場環境一方面要政府方面進行因勢利導,予以法律規劃,版權的尊重刻不容緩。而應用開發者自身也需要避免惡性競爭,價格上的片面競爭而忽視服務質量本身的提高,也是大多數知識產權的免費化的直接原因。只有讓思維的開發者能夠吃飽飯,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才有保障,也才會涌現更多的中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