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脈庫不做跟風者,更不會成為中國的LinkedIn”—— 作為中國本土商務社交的開拓者,人脈庫CEO朱義祿堅持創新而非復制。
“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正在進入一個怪圈,總是在國外的網站上找模式,找概念,卻忽略了供與求的根本關系。美國的LinkedIn滿足的是美國人的需求,而不是中國人的需求,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卻習慣性地尋找模仿復制它的機會。LinkedIn可以被稱為新型的招聘網站,基本上他們的業務都集中在職場社交領域,但是在中國不應該僅僅是職場社交,還需要商務社交。人脈庫要做的就是為中國的數千萬中小企業商務社交服務,這些企業大部分分布在傳統行業之中,它們的需求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解決他們本質上的需求才是國內商務社交網站的根本發展動力,而非要成為中國的Linkedin?!?在記者面前的這位儒雅而健談的CEO表述了他對國內商務社交網站發展的看法。
“所謂的SNS、B2B、B2C都只是的概念上的名稱,是針對目標客戶的一種網站服務而已。人脈庫的創新絕對不拘泥于網站的形式,我們可以推廣自己的概念,因為人脈庫的形式在國內外也是獨此一站,但我更多注重的是推廣實用的功能,是那些真正可以解決企業、個人用戶商業需求的功能,他們如何暢快地溝通、了解、合作才是我們關心的本質。面對這個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現在的中小企業想成功不能夠單單依靠資金和技術,更重要的是人脈關系,商業機會很多時候都是隱藏起來的,需要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去發現和挖掘,人脈庫就是擔當了這個中間人的角色,幫助企業尋找和發現商業機會?!?/p>
朱義祿認為,阿里巴巴只是滿足了中國大量的中小企業交易和營銷推廣的基本需求,不可否認它有考慮網站功能本土化,但欠缺的就是需求更深層次的挖掘。商務交易不僅僅表現在表層的商品上面,更來源于企業之間的溝通了解,企業的精神文化、企業的核心團隊、企業擁有的其他客戶……另一方面企業自身也需要更準確地分析自己的目標客戶和正在關注自己的客戶群體。
人脈庫當前正在深度挖掘客戶之間的交易價值,努力為客戶提供更加精準和有效的服務。朱義祿表示:“人脈庫正在建設一套數據分析系統,能夠幫助用戶分析大量粉絲中有多少個是潛在的客戶,例如根據粉絲的年齡、性別、職業、興趣愛好等多方面信息進行匹配,確定哪些粉絲是你的目標群體,然后幫助你對這些潛在客戶進行維護,之后逐步轉變為自己真正的客戶,當然這只是我們的一小部分功能。人脈庫目前已經進行了三年發展規劃,創新的部分簡單說就是我們將客戶的商業價值通過網站進行了更多層次的包裝和傳播,你將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目標客戶,也將輕而易舉地被目標客戶發現,你會發現你的客戶會以百倍、千倍的速度在遞增,我想這就是中小企業的真正需求?!?/p>
朱義祿以時下流行的微博為例,他說:“現在微博很流行,新浪微博的名人都有很多粉絲。我們作為一個比較專業的商務網站,如果我是一家20名員工的公司老板,我會讓20個員工都加入人脈庫,專門發展自己的粉絲,一個人發展1萬個粉絲,20個人就可以發展20萬。這些人都會關注公司的產品公司的采購,公司的銷售,公司的動態、新聞等等。想讓20萬人一個月之內知道你這家公司的話,難度有多大呢?但是在人脈庫上就變得很正常。”
人脈庫,成功是必然的
在談到如何從商務社交中挖掘價值、獲取成功時,朱義祿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則故事:“日本有一個很成功的企業家,我在聽他一次講課的時候,他問在座的人,你們一盒名片通常用多久,有人說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有人說半年用不完一盒名片。他說你們知道我為什么成功嗎?我平均每天要用一盒名片,這樣即使其中只有一位成為我的客戶,那么365天就至少能獲得365個客戶?!薄拔乙恢毙欧钊嗣}的價值,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人脈庫,也用這個理念也經營了人脈庫。”
朱義祿早年曾一直在傳統行業耕耘,其業務領域覆蓋了成品油、建材、房地產等多個領域,早年的打拼經歷不僅讓他積累了財富,更讓他深刻體會到中小企業的需求。這也是他萌生創建人脈庫,服務中小企業想法。在2007年他開始策劃和籌建人脈庫,在僅僅三年多的時間內,人脈庫就迅速聚集了近400萬的商務人士,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來自各個階層,彼此之間借助人脈庫連接起來??梢韵胂螅瑢τ趧摌I中的公司來說,最需要的就是市場,人脈庫就是這個最大的市場,攤位無限量,機會無限量,所以人脈庫的用戶數量始終在迅速上升。如此多的創業公司成就了人脈庫這樣的商務平臺,人脈庫也同樣成就了這些公司,其自身價值不言而喻。
目前人脈庫(renmaiku.com)已經成為中國領先的商務社交及人脈搜索引擎,致力于為商務人士的聯系交流以及各種商務需求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并將打造國內最大的商務社交誠信服務平臺作為自己的使命。有這樣的用戶基礎,有這樣持續的商業用戶需求,朱義祿堅信人脈庫的成功是必然的,而且將來一定會更加成功。
人脈庫,夢想實現時,照進盈利
在記者問道網站的盈利狀況時,朱義祿透露,雖然在人脈庫上已經投入數千萬的資金,但還不急于盈利,因為他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夢想。隨著人民幣的升值以及勞務成本的上升,中國的中小企業的日子越來越艱難,創業之初經受過艱難考驗的朱義祿深有體會,而利用互聯網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拓展商務機會必然會越來越受到他們的重視,所以人脈庫現在的任務就是雪中送炭,堅持免費,他希望人脈庫跟著越來越多加入的中小企業一起發展,再一起盈利。
據朱義祿所說,人脈庫每年都會做用戶調查,人脈庫曾對1000人做電話調查,基本上60%-70%的用戶都會獲得合作機會,大概有40%的用戶能夠成功談成合作。合作金額達到兩千萬以上的有好幾個,金額達到100萬、200萬包括500萬的也有幾十個。所以當越來越多企業能夠在人脈庫得到盈利時,對人脈庫也產生更多依賴時,人脈庫的盈利問題自然也迎刃而解。人脈庫新的計劃將在今年12月份推出手機客戶端,進軍移動互聯網?,F在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商務人士通過移動終端進行辦公,這些都是人脈庫的潛在用戶,也會轉化為人脈庫將來的盈利資本。
當然在將來的盈利模式上,朱義祿也是相當有計劃的:“由于用戶群體主要是中小企業,我們很重視收費的性價比,希望用戶在這里投入更少的錢而獲得更多的收益。比如說一家中小企業注冊了,一年被訪問10萬次,那么這10萬人是通過粉絲或者粉絲的粉絲過來的,可能就是你的潛在客戶,要達到這種效果,用戶可能只需要支付幾千元。所以人脈庫的性價比遠遠超出其他企業,而人脈庫的盈利也從中國這龐大的中小型企業中得到了不菲的回報?!?/p>
目前人脈庫的諸多舉措已經引起了很多投資公司的關注,譬如英國的藍橡等投資公司正在積極的向人脈庫拋出橄欖枝,至于融資,朱義祿本來的想法是希望可以等人脈庫再進一步的發展后考慮融資,但是如果有非常合適的投資合作伙伴,尊重人脈庫的發展理念,也不排除盡早吸取融資,迅速壯大網站。
結合國情、重視創新、服務中小企業……,朱義祿的人脈庫完美體現了一家本土企業的成功和魅力,其本土化創新的理念和實踐無疑對中國當前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啟示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