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王微不是一個幸運的人,去年12月因為與前妻的離婚訴訟,導致土豆上市失敗,而今年土豆的上市歷程也稱得上是多災多難,就像王微自己所說的:“我去香港路演第一天遭遇香港市場大跌,到美國路演第一天遭遇美債信用級別被下調的危機”,但不管怎么說,中國視頻網站的老二終于上市了。
一顆命途多舛的土豆
也許是經歷了太多的坎坷,對于土豆的上市,王微表現的很平靜,“IPO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但也是一個應被迅速忘記的日子。那些偉大的公司如蘋果和谷歌,沒人記得其上市首日的情況,上市只是土豆網融資和發展進程的一小步。”
土豆網在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每股29美元,總估值8.22億美元。當天,土豆以25.66美元收盤,比29美元發行價跌幅為11.86%。
土豆終于上市了,在2010年土豆提交SEC文件比優酷早了一周,但天意弄人,因為種種原因(被人議論最多的則是因為王微與前妻的離婚訴訟導致土豆上市失敗),土豆的真正上市時間卻比老對手優酷晚了8個月。而這8個月的時間也確實對土豆造成了極為重要的影響,易觀國際分析師唐亦之認為:“土豆網在將近一年間,處于不上不下的尷尬地位:手頭現金雖能持續運營但長遠布局有些捉襟見肘,手機視頻繼續保持亮眼表現但難以彌補網絡廣告銷售疲軟的現狀”,因此即使當前雖然并不是最好的IPO時機,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現在,土豆終于如愿以償,但就土豆上市第一天的表現來看,似乎并不令人滿意。
盡管土豆今年二季度營收的1.167億元,相較于優酷的1.978億元仍有明顯差距,但美股市場對土豆的估值約為8.22億美元,僅為優酷27億美元市值的三分之一。更無需說第一天上市就破發的結果,土豆第一天上市的表現著實令人擔憂。但如果考慮到,整個大環境的影響,我們又會發現,其又有些情有可原。
今年5月,中國互聯網概念股在美股市場集體下跌,引發了投資者尤其是資本市場對于中國新一輪互聯網泡沫的擔憂,受此影響,大批摩拳擦掌想要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出師未捷身先死,根據資本市場數據和服務提供商IPREO公司統計,在土豆上市前一周就有11家公司推遲公開上市,是自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后新股推遲上市數量最多的一周。
就以當天收盤價衡量,從去年年底上市至今,最新一波赴美上市大潮的中國互聯網概念公司中,絕大部分均跌破發行價或者增發價。這一名單包括麥考林、優酷、當當、世紀互聯、人人、網秦、鳳凰新媒體等。
從這個角度來想,盡管首日破發,但相比較于迅雷、盛大文學、搜狐視頻,乃至凡客等今年有上市計劃的公司來說,土豆沒有重蹈去年12月的覆轍已經算幸運的。
土豆在弦 不得不發
雖然如此,但在如此條件下的上市對于土豆來說時機是否正確呢?
目前,對于所有的視頻網站來說,拓展獨特且差異化的視頻內容和活躍的用戶社區都是必經之路,而足夠的資金支持缺失實現以上兩點的先決條件。而上市無疑是融資的最便捷途徑,更何況作為目前以廣告為主要收入的視頻網站來說,許多廣告主對于上市公司的信任明顯要大于未上市的公司。
就目前來看,其與優酷的營收差距相差近三分之一,顯然這些差距中優酷提前上市起到了很大作用,而對于土豆自己來說,繼續持續這種“將上不上”的狀態也并非好事,就像互聯網分析師許單單所說:“土豆網IPO推遲后,由于時刻準備上市所以為了保持好看的財報,土豆不敢花錢買內容和帶寬,優酷則趁機推高物價并跑馬圈地,和土豆拉開距離。”
互聯網想要成功最重要的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顯然,對于土豆的股東來說現在到了該上市的時間了,正如土豆網的投資者之一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總經理、土豆董事會成員大衛·沃帆(DavidOrfao)所說:“對于公司來說,品牌化是很重要的,IPO是企業的要辦的一個大事。廣告主更愿意與上市公司打交道。于是,我們上市,然后讓他們回去工作,開始執行。”
現在國內較有有影響力的視頻網站:優酷、土豆、奇藝、搜狐視頻當然還有無處不在的騰訊。其中只有前兩者是純粹的視頻網站起家,雖說占據了進入市場時間早的優勢,但不可避免的面臨“先天不足”的尷尬,這里的“先天不足”不僅僅指的是與門戶網站的資金差距,還有就是傳播渠道的匱乏。對于推廣視頻資源的渠道,優酷和土豆等傳統視頻網站自然是拍馬也難趕上門戶網站的優勢,自己本身沒有推廣渠道就只能花錢來做運營了,這對于資金上本就捉襟見肘的視頻網站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君不見連搜狐推廣新還珠時都花費了5000萬的營銷推廣成本,更無須說推廣渠道匱乏的視頻網站了。也難怪土豆即使市場環境不好也要“霸王硬上弓”了。
“視頻門戶”之爭
就在土豆IPO沒幾日,業界傳來消息稱新浪和土豆已就新浪入股一事達成協議的消息,而8月30日土豆最新提交的Schedule 13D文件里證實了這一消息,文件顯示,截至2011年8月26日,新浪共持有土豆256萬7570份ADS,折合1027萬0280股普通股,占土豆整體股份比例9.05%,總交易金額為約6641萬美元。
實際上,不止土豆與門戶網站實現聯合,即使優酷也與騰訊之前有著曖昧關系,在土豆破發之際,優酷的股票卻表現不俗,土豆IPO前一天,優酷股價大漲12%,其中的一個原因怕是源于優酷與騰訊的緋聞,有消息稱,騰訊將入股優酷,并要將其視頻業務交與優酷托管。不管這條消息是否為優酷為了打擊土豆上市放出的煙霧彈,但傳統視頻網站與互聯網各個“入口”的“深度”合作顯然已不再遙遠。
土豆上市了,再加上新浪的入股,必定會改變現今視頻行業的格局,獲得了更多的資本注入自然會導致新一輪的燒錢狂潮,而本就已經被炒成天價的版權費用更是難看到下落的那天,再加上只有擴大規模才能有機會克服的帶寬成本,更是給視頻行業貼上了“窮人莫入”的標簽。難怪有業內人士認為,土豆的上市給國內視頻行業的門檻確定了下限,沒有1.5億美金以上的資金儲備,將很難涉及視頻領域。
視頻行業現在并沒有一套清晰、完善的盈利模式,這是必須承認的。但現在沒有并不代表以后沒有,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總數為4.85億,其中網絡視頻用戶規模就有3億,在網絡上看視頻已經成為了絕大多數網民不可缺少的生活組成,因此,即使現在盈利模式不清晰,但以后絕不可能出現因為沒有盈利模式導致所有視頻網站死光光,大家都回去看電視的情況,這是由時代意志所決定的。
大多數人所需要的,就一定會存在。互聯網現今三大盈利模式:網游、電商和廣告,未來視頻行業能否創造出第四種盈利模式我們不得而知,退一萬步講,即使視頻收費模式在國內受阻,憑借如此大的用戶基數,視頻網站即使再去做網游都有機會在游戲市場分一杯羹,君不見騰訊當初不就是憑著QQ的用戶優勢跨足各個領域嗎?
一顆圍上“圍脖”的土豆,再加上和“企鵝”眉來眼去的優酷以及本身就實力強勁的奇藝和搜狐,門戶網站時代無論怎樣變遷,我們都只有四大門戶網站,歷史往往有著驚人的相似,在視頻領域是否會出現“四大視頻門戶”角逐天下的格局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