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我國公務員行政道德建設要走“內律”和“外控”相結合的道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方面,公務員的自身倫理建設是我國公務員行政道德建設的根本性途徑,是“治本”之策。公務員行政道德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德性行政人,因此,我們應該把行政人當“人”看,唯有以充分尊重行政人的權利、喚醒行政人的尊嚴、相信行政人的良知、珍視行政人的價值為核心的行政道德建設,才能建立起一支卓越的行政隊伍;另一方面,“外控”是我國公務員行政道德建設的手段性途徑,是“治標”之策。所以,我們應該在加強公務員自身倫理建設的同時,加強對公務員行政的外部監控,以便更好地實現公務員行政道德建設的目的。
一 “內律”是公務員行政道德建設的“治本”之策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皟嚷伞笔枪珓諉T行政道德建設的根本,是內因。“內律”即“內部控制”,是個體行政人員出于對專業理念與標準的認同而產生的義務感、對自我行為的倫理反思和規范性判斷,正如金麥太爾所言:“制度無論如何健全、正當,如果人們不具備良好的道德,也不可能對人的行為發生什么作用,只有那些具有正義德性的人才有可能知道怎樣運用法律。”加強行政道德建設的“內律”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公務員應該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自己,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加強自省、自律,經常性地把自己頭腦中出現的“惡”以及不符合行政人員道德規范的思想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樣通過自身不斷的道德修養,提高道德素質,奠定“不愿貪、不想貪”的思想基礎,逐步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要加強倫理培訓
倫理培訓包括個體倫理意識、倫理推理和倫理判斷能力的培訓,其目的在于培養行政人員對倫理問題的自覺意識;增強倫理決策制定的分析技能;培養公共服務中個人職業生涯的道德義務和責任感;激發道德想象力,認識行政角色的自由裁量權;培養公共服務中的道德品質和倫理行為;獲得公共行政的倫理標準知識等,從而最終增強公務員的道德敏銳感,使其具備一定的道德識別能力和責任感。
3.要培養組織文化
如果公務員所處的工作環境不支持甚至是有意阻止行政個體的倫理行為,那么我們無法期望行政人員的倫理責任能夠達到理想的程度。因此,必須進行組織文化建設。組織文化包括態度、價值、規范與精神,它并不構成組織本身,但滲透于組織之中。庫珀認為,只有在以下三個方面環境適宜時,負責的行為才有可能得以強化、反復,最終成為一種習慣?!耙皇且幸粋€良好的組織構架,它可以支持和培養公務員個體的倫理自律;二是要建立由各公務員都能夠參與討論的組織倫理法則,它可以強化行政個體的倫理責任環境;三是要在公務員的錄用、考核和獎懲中加入倫理因素,它可以鼓勵公務員的倫理道德行為”。
二 “外控”是公務員行政道德建設的“治標”之策
公務員行政道德建設不能單純依靠行政人員的道德自律,還必須依靠外在的強制性的他律措施,即必須依靠相應的法律制度。鄧小平曾指出:“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由此可見,加強公務員行政道德建設的外部控制的重要性。“外控”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健全官員問責制
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官員問責制建設,從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兩方面深化公務員制度建設。問責制使得公務員在責任制的氛圍內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政治素養和業務知識,以適應政府的要求?!皢栘熤茝娬{權力與責任的對等性和不可分離性,強調了崗位職責作為約束、考核行政官員之標準的至上性和絕對性,并突出了主要領導干部的問責責任,以促使他們按照行政管理權限,層層實行問責制”。因此,上級機關在干部任用過程中就會自覺堅持德才兼備、公平、公開的用人機制,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明確自身的職責以及對下級的監督,積極做好本職工作。
2.推動行政道德建設法制化進程
行政道德法制化,是指一定的行政倫理原則和道德要求通過法律的形式予以規范,目的是要從法律上完善行政領域中存在的倫理道德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行政道德環境的改變,行政道德生活的運作方式也必然要發生變化,它要求道德評價的外部化、透明化,并以強制力為后盾,構成一種制度化的規范力量。
當前,加強行政道德立法,通過法律的強制力量來維護道德的純潔性已成為現代國家共同的發展趨勢?!耙粋€國家的廉政、勤政建設是否上了檔次、上了水平,是否得當和持久,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看其行政道德的建設水平?!币虼?,“政府必須在行政管理制度中,把高水平的道德規定與組織規劃結合起來,以贊賞和鼓勵道德行為并使之合法化的方式來對組織成員施加影響。”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各種新舊觀念、文化相互沖突,善惡是非的界限也相對模糊,這就要求我們盡快建立起一系列明確的制度和規范,使公務員建立起堅定的道德價值取向,正確區分善與惡,在多重價值取向中做出正確抉擇。一方面通過法律、規章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建設,建立一系列明確、完備、具體的公務員應當遵守的基本行政道德規范;另一方面,建立一套完備的公共行政道德考核監督體系,即把各方面的考核監督力量全部調動、結合進來。只有建立一套完備、透明的公共行政道德考核監督體系,才能增強行政道德的“硬”度和“力”度。
總之,公務員行政道德建設是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的集中體現,也是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必須從政治高度看待這個問題,堅持走“內律”和“外控”相結合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美〕金麥太爾.德性之后[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
[2]李春成.行政人的德性與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3]周仲秋.論行政問責制[J].社會科學家,2004(3)
[4]王偉.行政倫理概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