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造才能讓人類不斷進步,如果沒有了創造,人類社會就會停滯不前。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尤其是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科技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所以,國家需要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本文探討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 培養 學生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7-0109-01
創新是一個民族能夠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素質教育是教育的大趨勢,主要內容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創新型的人才。現代社會的競爭很激烈,需要創新型的人才,所以,人們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給予重視,本文對此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要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產生求知欲,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為科技做貢獻的精神。創新意識的培養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營造學習氛圍,讓學生多加練習,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鼓勵學生自己來發明,來創造。
創新意識主要是來自于學生的質疑,能夠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夠有創新的可能。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當中的創新素材,鼓勵并且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從而體現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學生對某個問題進行多方面的質疑,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文章思想內容的分析環節當中,教師要能夠讓學生表達自己的各種看法,并且給予表揚,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如《范進中舉》中的胡屠戶,文章中認為他是貪財如命的小人,如果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解釋,胡屠戶罵范進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簡單的說他是小人,比如他是個好岳父,不管是誰,都會恨鐵不成鋼。學生的創新思維被激發出來,經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他們充分認識到,在當時的情況下,沒有中舉的范進就是沒有用的,但是也決定了他只能夠讓范進繼續這樣做下去,不能夠有其它的想法。學生通過這樣來分析,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 創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很多例子說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只能扼殺學生的創造靈魂,他們完全按照教師的意愿去做,對老師的說法唯命是從。這樣無法培養出有主見的學生,所以,教師在課堂當中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而且民主的環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里才能夠張揚自己的個性,點燃創新的火花。
教師是主導,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在課堂中要溫和,課下要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等,讓學生感覺教師是平易近人的,這樣學生才能敞開自己的心扉來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不同的感受,課堂中要允許學生發言,如果發現了錯誤可以指出并且改正,不能諷刺和挖苦學生,這種輕松和民主的課堂氛圍會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 創設教學情境,訓練學生的求異思維
求異思維是創新思維形成的主要形式。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創設能激活學生思維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發表與眾不同的看法。例如,在上《假如我會克隆》作文課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想克隆點什么?”很多學生都說諸如“我會克隆人、動物”之類的話。可這時,有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假如我會克隆,我會克隆您。”這個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是馬上否定他的看法,繼續我的教學,還是抓住這一時機,進行探討呢?我選擇了后者,引導學生針對“為什么要克隆我?”這一問題展開討論,課堂頓時活躍起來,有的說:“您愛護我們。”有的說:“您關心我們。”有的說:“您比我們的父母還好……”,你看,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各抒己見,每一種見解都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四 對學生進行正確評估
教師要有評價機制,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回答問題,若答案是錯誤的,那么可以讓同學們互相討論來得到結果,也可以由教師來糾正。教師應關注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程度,要對存在困難的學生多多輔導,在教學當中不僅僅要做到評價學生做法的對與錯,還要評價學生學習語文的態度、與其他同學交往的狀態、學生探索的過程等等。要選擇多種評價方式,比如:口頭評價、書面評價等等。學生的課后作業是學生們辛辛苦苦勞動的成果,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勞動成果的功能,讓學生在練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能夠完善學生的創新精神。可以在班級里面設置習作園地,學生的作文要能夠有機會進行展覽。在課堂中還可以讓學生閱讀自己的優秀作品,對班級中的優秀作文進行表揚或者來評比學生們的作文,從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識,要運用各種教學方式來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發揮學生的創造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素貞.參加“新理念、新課標、新語文”全國教學研討會的體會[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4(01)
[2]鄭園林、朱強.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09(11)
[3]徐麗麗.讓學生在語文天地里自由翱翔——探索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留白”的藝術[J].語文學刊,2008(1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