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實施以來,在教學中采用新的教學形式與新的教學手段,例如排課本劇、舉辦謎會、組織專題探討等,使語文教學形式多樣,色彩斑斕。
【關鍵詞】語文教學 排課本劇 舉辦謎會 組織專題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7-0118-01
新課程實施以來,在教學中采用新的教學形式與新的教學手段,這在一定程度上開辟了語文教學的新空間,豐富了語文課堂教學,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看法。
一 排課本劇
課堂上排課本劇可以展示學生的才華,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學生不缺乏創造力,缺少的是展示才華的機會。教師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的創造無處不在,讓他們的想象飛起來,這才能讓課堂充滿活力。如講授戲劇《雷雨》時,我設計了課本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自導、自排、自演,同時引進競爭,兩個授課班進行匯報演出,評選出最佳編排獎、最佳角色獎,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熱情。自導、自排、自演使學生真正走進文學作品的藝術空間,諦聽作者的心靈之音,把握作者情感的律動,體味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心靈共鳴和情感體驗不就是審美鑒賞的佳境嗎?課本劇可謂是“寓教于戲”。
學生頭腦中的模糊思維變成可視可感的立體的再造形象,以富有個性的表演呈現在課堂上,我驚喜于學生未被發現的潛在天分和超乎想象的創造力;我更驚嘆于學生獨樹一幟的編排和別具匠心的、大膽夸張的設計以及別出心裁的、富有表現力的、鮮活的臺詞和動作。而競爭的引進刺激了兩個班學生的表現欲望。同一部戲同一個角色不同的扮演者,展現給我們的是多角度、多側面的人物形象,讓我們深深地感受著來自學生的再創造和體驗者帶給我們強烈的視覺上的沖擊。課本劇猶如一塊石子拋入課堂的湖面激起學生情感的層層漣漪。
后記:同學們惟妙惟肖的表演、情真意切的語言不時引起陣陣掌聲。
二 舉辦謎會
《林黛玉進賈府》選自《紅樓夢》第三回。在這一回里,作品中一大批主要人物都先后登場亮相。作者曹雪芹傾其藝術匠心,將這些人物的出場寫得騰挪跌宕,變化多姿,這正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既然如此,何不組織一場“《林黛玉進賈府》人物燈謎猜射會”,讓作品中的人物在謎語中來個“群芳會”,使這篇膾炙人口、影響深遠的名篇佳作與構思精巧、引人入勝的佳謎珠聯璧合、添趣增輝呢?為此,筆者在完成本文的教學任務后,專門留出時間來組織這項活動。
當學生聽說可以猜謎時,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筆者先將下列謎語掛在黑板上:①和氏璧;②不是真品;③妃;④巧娘;⑤落英拂面;⑥新年聯歡;⑦借問酒家何處有;⑧共君今夜不須睡(以上打《紅樓夢》人名一);⑨為有暗香來(打《紅樓夢》人名二);⑩黛玉幼時即聰穎(打一我國現代女醫學家)。
然后,我對學生說:“《紅樓夢》是女性的頌歌、女性的悲劇。在《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金陵十二釵’和其他幾個主要女性大都在本節出場亮相了。今天,我們舉辦‘《林黛玉進賈府》人物燈謎猜射會’,讓她們再一次在詩謎的天地里相愛相聚吧。下面請大家開動腦筋,踴躍競猜?!?/p>
學生顯然被這些謎語吸引住了,每個同學都在認真思考,苦思冥索,繼而交頭接耳,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最后,除了少數幾個沒猜中外,其余均被學生猜中。這些謎語的謎底是:①寶玉;②賈寶玉(“賈”、“假”諧音);③王夫人(別解為“帝王的夫人”);④王熙鳳(將“巧娘”別解為“巧姐的娘”,“巧姐的娘”就是王熙鳳了);⑤花襲人;⑥迎春;⑦探春(“借問”扣“探”,“酒家何處有”及下句“牧童遙指杏花村”扣“春”);⑧賈惜春(謎面為唐代詩人賈島的詩,詩歌表達了詩人賈島的惜春之情);⑨(迎春、花襲人);⑩林巧稚(“林”扣黛玉,“巧”扣聰穎、“稚”扣幼時)。
謎語猜完后,我對這些謎語進行了詳細講解。學生聽了,一個個都為這些構思精巧,渾然天成的佳謎嘖嘖稱奇。同時,許多學生第一次認識到,原來猜謎語不但如此生動有趣,可以娛情益智,而且還需要廣博的知識、敏捷的思維和豐富的聯想,語文學習的天地真廣闊。
三 組織專題探討
教師課前布置任務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外積極準備,然后在課堂上暢談自己的看法,教師組織學生以討論和辯論的形式來探討問題。如教蘇洵的《六國論》時,課前可以布置下列任務給學生:①六國破滅之我見;②談蘇洵的《六國論》和蘇轍的《六國論》。課堂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準備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的觀點有時存在著較大的分歧,這種情況是良好的,不必苛求統一答案,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行。因為課堂學習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創新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行為,是對學習過的知識的再思考、再認識,從而摒棄傳統的觀點,創造出自己的新感覺、新認識。但是要驗證這種新認識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是否有幾分道理,就必須把自己思考的結果展現在大家面前,接受大家的質疑,充實自己的論據,駁斥對方的觀點。在交叉辯論的過程中,不僅驗證了自己觀點的正確與否,更重要的是這個討論過程鼓勵了學生積極性,培養了學生深入思考、隨機應變的能力,使研究性學習的意義向更深遠的方向發展。例如《米洛斯的維納斯》一文中,研究的問題是你同意“為了如此秀麗迷人,維納斯必須失去雙臂”這種說法嗎?維納斯是愛與美的女神,關于她斷臂的故事,大家已不陌生,但是如何去鑒賞她殘缺之美卻無從得知,通過學習課文,通過大家的辯論,同學們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學目的得以實現。
新課程的實施為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生機,為語文課堂教學開辟了廣闊的空間。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形式多樣,色彩斑斕。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