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唐代,抒寫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只身一人、孤獨寂寞,在特定環(huán)境中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詩篇不勝枚舉。本文試舉三例談談個人觀點。
【關鍵詞】想象 抒發(fā) 思念之情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7-0136-01
在唐代,抒寫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只身一人、孤獨寂寞,在特定環(huán)境中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詩篇不勝枚舉。在這些詩篇中,通過想象家鄉(xiāng)親人對自己的思念,來抒發(fā)自己對家鄉(xiāng)親人思念之情的,卻要數(shù)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杜甫的《月夜》和高適的《除夜作》最具代表性。
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于他在長安謀取功名時。繁華的京都,功名的吸引,都會讓一個年輕的士人充滿好奇,但一個游子,“獨在異鄉(xiāng)”,舉目無親,于繁華熱鬧之中就越顯得寂寞,越能引發(fā)思鄉(xiāng)懷親之情。
作客他鄉(xiāng)者,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無時不有、無時不在,不過有時是深藏于內(nèi)心而不露的。但在一些特定時間特定環(huán)境之中,或者遇到最能觸動人的情感的“佳節(jié)”,這些思念之情就可能不可抑制地爆發(fā)了,這就是王維在詩中說的“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句詩在藝術表現(xiàn)中,情感直露,將靈魂深處的思想直接表達出來,迅即達到高潮。接下來如果詩人繼續(xù)寫自己想象家中的兄弟,登上高處,遍插茱萸,熱熱鬧鬧過重陽佳節(jié),而自己卻獨在異鄉(xiāng)思念他們,雖也能表達感情,但很平直,不濃厚。詩人從另一角度,想象家鄉(xiāng)的兄弟們在這重陽佳節(jié),他們“遍插茱萸”時,卻突然發(fā)現(xiàn) “少了一人”——少了我這個遠在他鄉(xiāng)的兄弟。在這里,詩人通過想象,把不能共度佳節(jié)的遺憾留給了家鄉(xiāng)親人,說成是家鄉(xiāng)親人對自己的思念。不訴說自己“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凄涼孤獨的處境,卻想象另一方對自己的思念,曲折有致地把自己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更深沉、更濃厚、更惆悵,這出乎常情的寫法使藝術上顯得深沉含蓄而更有新意。
杜甫在《月夜》詩中,也有這樣的詩句。天寶十五年,杜甫從寄居的羌村離家前往靈武,投奔肅宗,途中被叛軍俘虜,送到淪陷的長安。他望月思家,思念遠在鄜州的妻子。詩人把感情寄托在月上,本來他看到的是長安之月,但他牽掛的不是自己身陷囹圄、前途未卜的處境,而是從妻子一方入手,“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想象妻子此時正在鄜州,獨自看月,把妻子對自己處境的擔心,寄托在月上,來表達妻子對遠在長安的“我”的擔心和思念。“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想象兒女還小,并不懂為何要“憶長安”的反襯,使妻子內(nèi)心的孤獨更顯突出,使妻子對我思念的凄苦更顯濃厚。唐詩研究專家許印芳說:“對面著筆,不言我思家人,卻言家人思我。又不直言思我,反言小兒女不解思我,而思我者之苦衷已在言外。”杜甫表現(xiàn)對妻子的思念,并無一字直接表述,而是通過想象,從對方著筆,寫妻子望月“憶”我,“獨看”二字,把妻子對我的思念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藝術上,曲折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妻子隱秘的溫情,更讓我們體悟到詩人對妻子濃濃的思念。
高適在《除夜作》中,把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思念轉(zhuǎn)化成“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除夕之夜,詩人面對孤燈,看著自己兩鬢白霜,內(nèi)心無限凄涼。想著這本該是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守歲的日子,自己卻客居旅館,對家人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但詩人不說自己如何思念家人,卻想象家中親人在這除夕之夜定會想念著千里之外未歸的我,想著我今夜不知落腳何處,想著我一個人該如何度過今夕。想象家里人無邊的思念,折射的正是自己思念家人的感情。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說:“作故鄉(xiāng)親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之所以“愈有意味”,是詩人在藝術上運用想象,把深摯的情思抒發(fā)得更為委婉含蓄,從另一個角度深沉表現(xiàn)了自己在除夕之夜對家人的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起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總之,這幾首詩在藝術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借助想象,從對方思念自己的角度來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從而使這種思念之情雖含蓄卻更加濃厚,更顯深沉,更加痛苦。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