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學習《綱要》時,我們不難發現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方面,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新動向:關注幼兒早期閱讀。《綱要》第一次明確地把幼兒早期閱讀方面的要求納入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中,并提出: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各種方式引導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關鍵詞】早期閱讀 目標 環境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7-0141-02
在學習《綱要》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方面,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新動向:關注幼兒早期閱讀。《綱要》第一次明確地把幼兒早期閱讀方面的要求納入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中,并提出: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各種方式引導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活動區域,以開放的形式、空間,時時吸引幼兒。他們將自己最喜愛的圖書放置在圖書角,與同伴交流,在豐富了班級圖書內容的同時,也增進了孩子之間的交流,獲取更多的閱讀信息。由于圖書角就在孩子身邊,孩子可以在晨間活動、區域活動及游戲活動時隨時翻閱。久而久之,閱讀活動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就像他們需要水和食物那樣自然,在不經意間逐漸養成了自覺的閱讀習慣。
一 為幼兒創設豐富的早期閱讀環境
《綱要》明確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綱要》還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模仿而獲得的,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應當為幼兒創設并引導幼兒接觸一定的閱讀環境,在與環境的互動過程加強早期閱讀訓練,培養早期閱讀能力。
第一,要盡力營造一個處處能夠見到漢字與實物緊密結合的“硬”環境。校門、花壇、運動場、教室、桌椅、玩具等凡是能與漢字結合的實物都盡可能地與漢字掛鉤,讓孩子們見物的同時就能見到與之對應的漢字。孩子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把圖像、聲音、語義、符號自動地整合到一起,從而逐步的認識漢字。
第二,要在人際交往中,注意營造漢字教育的“軟”環境。例如,把孩子們的名字寫入“標志”,在毛巾架上、小柜子上、墻飾上都有每個人的“標志”。孩子在與教師、小朋友的交往中,“標志”上的漢字自然就記住了。這樣做,既可以加深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又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漢字教育。
第三,在區域活動中,我們精心設計了“我愛讀書”、“小不點演講臺”等活動區域,以開放的形式、空間,時時吸引幼兒。他們將自己家里最喜愛的圖書放置在圖書角,與同伴交流,在豐富班級圖書內容的同時,也增進了孩子之間的相互交流,獲取了更多的閱讀信息。由于圖書角就在孩子身邊,孩子可以在晨間活動、區域活動及游戲活動時隨時翻閱。久而久之,閱讀活動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就像他們需要水和食物那樣自然,不經意間逐漸養成了自覺的閱讀習慣。
二 為幼兒閱讀提供豐富的材料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寶庫”。對幼兒來說,書籍更是學習語言的重要載體。在學前階段,幼兒接觸的書面語言一般是他們知道的東西的文字代碼。從幼兒認識書面語言這點出發,在早期閱讀活動中,我們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有的放矢地為幼兒提供具體的、形象的、生動的閱讀內容。幼兒感興趣圖文并茂的故事,意義突出且有一定規律可循的文字,都可以幫助幼兒了解有關書面語言的初步知識。
例如:小班的孩子看書時往往出現這種現象:一下子翻到中間,又一下子翻到前面,看了些什么也不知道。長此以往,他們就會覺得索然無味。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挑選了幾個短小、有情趣、畫面色彩鮮艷的小故事講給孩子們聽,當他們聽得津津有味時,不失時機的介紹圖書,有意識的讓他們了解精彩的故事是由連續的畫面構成的,畫面非常好看,需要一張一張仔細地翻看。
另外,為了引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教師應巧妙的安排難易程度不同、類型不同的閱讀材料,讓兒歌式和故事式的閱讀材料輪流出現,使幼兒學習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獲得不同的語言體驗,從而體驗閱讀的樂趣。
三 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游戲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幼兒是好動、愛模仿的,因此每當閱讀內容中出現有趣的角色或動作時,我就鼓勵孩子們學學樣子,孩子們對此樂而不疲。活動后,提供一些簡單的道具,開始表演,當孩子們戴上頭飾,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時,臺上臺下互動熱烈,時而全神貫注,時而手舞足蹈、樂不可支,幼兒對這些游戲的濃厚興趣,不知不覺中也有效地促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我們根據早期閱讀的教育目標,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幼兒的閱讀能力進行系統的培養,為此開展了一系列的閱讀活動,使每個幼兒的閱讀能力在自身的水平上獲得了進一步提高。我們把生活閱讀、課內閱讀、課外閱讀有機地結合起來,并采取多樣化的形式讓小朋友參加。集中式閱讀是指采取相對集中閱讀,教師可全面觀察多數幼兒的活動情況,予以集中指導;休閑式閱讀是指采取比較分散、隨意閱讀的方式,幼兒選擇閱讀材料后,可三三兩兩、自由、分散的到小型活動區進行閱讀,教師可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及時指導解答孩子們在閱讀中出現的問題,指導幼兒將自己閱讀獲得的信息傳遞給其他的同伴,使幼兒的理解、想象、概括、傾聽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從而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我們還開展了“三個一”活動。即每天選一個幼兒當播音員,為大家播報一則新聞,唱一首兒歌,表演一個廣告;每周開展一次閱讀日,創編故事,表演故事情景;我們還設置了“Baby劇場”,讓孩子在劇場里表演……通過一系列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
四 指導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家庭環境和父母的閱讀習慣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影響。家長應經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讀書時光,定時定內容的去指導幼兒閱讀圖書,鼓勵幼兒在聽的過程中跟讀。另外,家長在家里也應為孩子創設一個自由讀書的空間,讓孩子隨手可以拿到自己喜愛的書。家長可以給家庭中的一些物品做一些名稱標記,如“爸爸媽媽的房間”、“寶寶的玩具熊”、“電視機”等。家長還可以通過指導幼兒觀察不同的物品來幫助幼兒了解文字的功能和意義,如查看賬單、信箋、報紙或導購單等。從不同的活動中不斷豐富閱讀內容,也進一步培養幼兒閱讀能力。
教師、家長應以開放的態度與幼兒一起探索和學習,創設系統的、安全的、層次分明的閱讀環境,有效地開展早期閱讀教育,促進幼兒閱讀能力的不斷提高。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