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份試卷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其客觀評價功能,進而影響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指導性。因此,出好一份試卷,就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難度系數 區分度 效度 信度 雙基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7-0160-02
一 命題依據要有“神”——把握好四個“度”
1.難度
難度是指試卷的難易程度,它是衡量試卷質量的重要參數之一。試卷難度是個相對的值,命題時的難度預測既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現狀,同時也要明確所考知識點本身的難度和考試等級要求。難度系數太大或太小會直接影響試卷的檢測和評價效果。如近幾年中考的知識等級要求就分為三個等級:了解、理解、應用。一般的,試卷難度系數為:了解0.8以上,理解0.6~0.8,應用0.5~0.7(附:難度計算公式P=X/W,其中X為某題或全卷的平均分,W為該題或全卷總分)。
難度的把握還要與中考的難度要求相結合。平時的試卷難度若超過中考要求,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與壓力;若難度過低,則又無法應對中考的選拔性考查。所以,平時應多關注、多分析課程標準、中考說明以及各地市的中考卷,以便更好地把握命題難度。
一道題目或一份試卷的難度系數既要在命題時預測,又可從考后的試卷分析中得到反饋,并進行分析、反思,并為以后的命題把握難度提供參考。
2.區分度
區分度是區分學生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標,試題的區分度高,可拉開不同水平學生分數的距離,使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而區分度低則反映不出學生的水平差異。試題的區分度與試題的難度直接相關,兩者共同影響并決定試卷的鑒別性。一般情況下,中等難度的試題區分度較大。此外,試題的區分度也與學生的學習狀況、水平有關。試題難度只有等于或略低于學生的實際能力,其區分性能才能充分顯現出來。
3.效度
效度是指一份試卷能夠測出它所要測試內容的程度,即測試內容與測試目標符合的程度。任何測試卷,無論其他方面有多好,若效度太低,測試內容不是它要測試的東西(如用科學卷測試學生處理復雜數據的能力),那么這種測試就是無價值的。
評價效度要考慮四個關鍵:(1)所考知識依據明確:①依據新課標的知識、技能、價值觀要求;②依據中考說明中的知識條目及等級要求。(2)考查知識覆蓋面廣。(3)試題無科學性錯誤。(4)要充分體現學科特點,除了基本知識與原理的考查外,還要注意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應用相關知識解決生活、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考查等。
4.信度
信度是指測驗結果的一致性、穩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內部一致性來加以表示該測驗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數愈高即表示該測驗的結果愈一致、穩定與可靠。比如:平時的單元考試(學生統一訂的試卷),由于試卷的難度,試題分布梯度或部分試題的不合理性等,造成最后的卷面情況和分數無法科學、客觀地考查出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真實水平,這就說明這份試卷是不好、缺乏信度的。
二 試卷內容要有“形”——把握好五個“查”
1.回歸教材,考查學生“雙基”
鑒于初中科學的啟蒙性與基礎性,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的科學思維方法的考查,降低機械性的記憶,是命題的基本理念。所以,命題時凸顯“正常學習狀態下”的考查要求,切實減輕初中生的學業負擔,是命題的基本方向。因此,命題時,避免“繁、難、偏、舊”的試題或試題背景的出現,多體現源自教材或以本為本的簡單整合。同時,減少閱讀量和繁瑣的數學計算及玩弄文字游戲,除了探究題,要盡量減少和題目無關或對解題沒有幫助和影響的背景或情景。
2.注重實驗,考查探究能力
科學離不開實驗,命題時重視對實驗操作、實驗原理、實驗設計、實驗評價能力的考查,體現科學的學科特點是試卷的一大特色。把實驗考查、知識考查、能力考查結合在一起,充分關注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命題時,要把書本以及課堂過程中的實驗裝置、實驗圖片充分地應用起來,同時也要提倡利用新的實驗情景,考查學生的知識應用和遷移能力。
3.強調思維,考查變通能力
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離不開科學的學習過程,科學的核心是探究。因此,在科學試卷中,應用所學的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和自然現象為背景,設置有顯示意義的探究問題,考查學生從實際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處理信息、設計實驗方案、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得出結論的能力。
4.聯系實際,考查運用能力
科學課程不僅是科學知識的了解,更是科學觀念、社會責任感、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學的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茖W試題亦要注重STS教育,體現應用性。命題時要巧妙聯系當地實際,體現鄉土特色,如當地的自然資源、景觀,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中涉及的科學問題,體現熱點問題,如:自然災害、戰爭、奧運會、能源問題、低碳生活科技發展與創新成果等,使試題生活化、社會化。讓學生更加關注身邊的生活實際與社會實際問題,體現“從生活走向科學,從科學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5.重視整合,考查綜合能力
科學試卷中的試題還應表現出不同學科領域知識與技能之間的連接,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以及科學探究活動的內容,滲透國際性評價PISA測試思想。合理地融合學科間知識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聯系生產、生活及新的科技成果,使之成為試題立意的情境,考查學生知識的遷移、轉化、綜合,考查學生的思想方法的運用。試題應根據實際,適當簡化復雜的背景知識,做到看得懂、易上手、不盲目拔高,能促使學生的聰明智慧得以充分發揮。
出一份試卷不難,出一份有質量、有價值的試卷卻不容易。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只有做到多做、多揣摩各種試卷,多體會出卷意圖;認真學習、領會課程標準與要求,仔細研讀中考說明,明確科學學科的知識體系,知識點的教學目標、要求,抓住重點、難點。試卷使用之后,及時總結,反思。才能夠在命題時做到難易心中有數,主次分明。
做一名優秀的科學教師,不僅要能上好一堂科學課,亦要有能力命好一份科學試卷。
參考文獻
[1]省教研室.2011年浙江省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說明[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11.1
[2]單思.中考狀元[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2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