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要求“以學論教,教是為了促進學”。課堂教學是物理教學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學得如何,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首先體現在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體現在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構建。
【關鍵詞】課堂教學 提高效率 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7-0175-01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精心設計導語,充分利用實驗課和探究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用幽默的語言進行情感渲染,培養學生的物理審美能力,注重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情感因素,不斷探究和尋找提高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和途徑。如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實踐,談談筆者的一些體會。
一 通過實驗,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用實驗導入新課,使學生產生懸念,然后通過授課解決懸念。每節課的前十幾分鐘,學生情緒高昂,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內容,做一些隨手可做的實驗,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如在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時,可用易拉罐做“水流星”實驗。按照常規認識,當易拉罐運動到最高點時,水必往下灑,但從實驗結果看卻出乎意料,水并沒有下落。接著使轉速慢下來,學生們會發現慢到一定程度后水會下落,接著提出問題:要使水不落下來,必須滿足什么條件?從而引入課題,使學生在好奇心理的驅使下進入學習狀態。
二 制造學習上的懸念
在物理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夠不斷地制造懸念,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一種急于探求的心理,那么就會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例如在《超重與失重》一節的教學中,把一臺磅秤放在教室前頭,讓一個學生稱量自己的體重,然后觀察該學生突然蹲下、站起瞬間磅秤發生的現象,此時,一般學生會感到好奇,基礎扎實的學生會感到是人對磅秤的壓力變大或變小,但不知原因,因此產生強烈興趣,同時渴望得到答案,在這樣的渴求中老師稍加分析會收到明顯效果,起到化冗長的講授為積極的探索的作用,老師講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三 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運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同時教師本身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欲、熱愛物理學科的情緒,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對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產生巨大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出發,經過精心設計,將最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廣泛收集物理學科最新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包裝、隆重地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話法、調查法、文獻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主式、研究性學習,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先進的教學媒體走進了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投影儀、計算機等先進手段,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
四 注重語言的生動性
在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教學生動風趣,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例如:在講勢能時,可向學生問:“當天花板上有一根雞毛向你頭頂上落下時,你將怎樣?”學生肯定會說:“這有什么可怕的?!比缭賳枺裟泐^頂上的電風扇落下呢?學生肯定會下意識地手蓋頭頂,“那還不快跑?”從而說明物體的勢能和質量有關。在講勢能和相對高度有關時,可以用從課桌上跳下來和從三樓上跳下來進行比較,肯定會收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五 調動情感因素,體現學習的和諧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學生的學習情緒直接制約著學習效率和學習過程的有效性。課堂中營造教學情境的和諧性,構建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關系,對于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因此,教師要與每一位學生進行積極的個人交流。同時,師生雙方情感的溝通和協調、相互信任和合作關系的建立,需要教師以自身積極情感來感染和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擁有積極而亢奮的情感。
六 及時給予成功的滿足
興趣是帶有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在物理學習中,如果學生獲得成功,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若反復多次,學習和愉快的情緒則會建立固定的聯系,就會形成越學越有興趣,越有興趣就越想學的良性循環。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如能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出一些學生經過一定的努力便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遇到困難時,教師再給予適當的幫助,當學生解決了面臨的問題后,便獲得了成功的滿足。在實際教學中要時刻抓住學生的成功處并適時給予鼓勵,如巧妙地運用語言激勵,對一般學生可用:“書寫認真”、“解法巧妙”、“見解獨到”;對已獲得成功的基礎較好的學生可進一步用言語刺激:“你還有其他方法嗎?”“你有更好的方法嗎?”這樣會使全班興趣高昂,切忌給學生反復失敗的刺激,這樣才可使興趣持久。
“讓生活走進物理,讓物理走進社會?!敝R源于生活,要讓學生在物理課堂的學習中興趣盎然、主動投入就需要我們更有效地組織好課堂教學。而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運用多種實驗手段激發學生興趣,運用教師自身的魅力和情感充分感染學生,都是提高課堂教學活力及效果的有效教學。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