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的特點,認識生活中事物內部所包含的物理規律,而在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也要有效地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本文從生活出發,探討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策略、促進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物理教學 初中生 生活 策略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7-0180-01
一 引言
初中物理新課標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并將其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探索物理知識的樂趣。”所以物理教學貼近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物理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1.物理生活化教學的概念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是指加強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參與物理教學活動的興趣,同時將教學目標、要求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求,在生活體驗中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在學習中享受生活,獲得有活力的知識。
2.物理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1)易于學生理解枯燥的理論知識。物理概念和規律是枯燥和難懂的,將生活與物理學習相結合,有利于學生掌握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如電路知識中,串聯和并聯是兩個難懂的概念。家中的洗衣機、冰箱、電視都是并聯的,斷開其中一個電器的開關對其他電器的使用不會造成影響;而廣告牌上的小燈都是串聯的,一個壞了,其他的也跟著不亮。根據這一事例就很容易理解、掌握這兩個概念。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物理和實驗是密不可分的,把生活實物引入實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如教學“浮與沉”時,先讓學生找來橡皮泥、石子、橡皮等物品,在水槽里倒些水,學生分組,反復演示、觀察后說出實驗結果。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探究活動中掌握了書本上抽象的知識,學得積極主動,激發了興趣,提高了能力。
(3)將知識運用到實踐。物理知識的掌握讓許多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生活中他們也能對其有效地運用。
三 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物理生活化教學是非常簡單也是非常有效的,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能活躍課堂氣氛。根據本人多年的經驗將其分為兩方面來進行論證。
1.從生活入手進行教學
(1)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的現象結合。在生活中,有大量有趣的生活現象和自然現象。在進行物理教學時都能從這些現象中找到適合本節課的生活實例。只要老師仔細地觀察、挖掘、積累與分類,并恰到好處地應用,就能在教學中卓有成效。生活現象和我們的教學相結合,在增強學生理解的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物理小實驗與生活相結合。實驗是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如何將我們的實驗和生活相結合也是物理生活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策略。在摩擦起電實驗中,摩擦為什么起電?課堂上學生會發現梳過的頭發會隨梳子一起飄舞等。物理實驗與生活相結合也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
(1)教會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要教會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思考哪些問題和我們的物理知識相關;是屬于物理學哪一個知識點;怎樣利用這個知識點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中教師多介紹別人成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如沉船的打撈、重物的搬運、材料的鑒定等,并注意引導和啟發。
(2)組織物理課外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組織學生參加學科討論、參加各種競賽等,不僅能幫助他們復習、理解、記憶學過的物理知識,而且還能開闊眼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過照相機原理后,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攝影小組活動,加深學生對照相機的原理的理解。學過照明電路后,組織學生安裝簡單的照明電路等;學生會從物理知識的大量應用中,看到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性,就會增強學好物理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參與社會實踐,掌握物理概念公式。組織學生參與一些實踐活動,對于他們掌握物理概念公式有很大的幫助,如讓他們調查家中各家用電器的功率,記錄家里的用電狀況,他們就能很好地掌握公式W=PT;測量某個物體的密度,掌握公式ρ=m/v等。社會實踐的參與讓學生在快樂中掌握物理知識,這也是我們物理生活化教學的重要部分。
四 結束語
生活和物理密不可分的,物理教學中我們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探索都有很大的幫助。將物理和生活相聯系,將物理運用于生活,這不僅符合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需要,對于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到生活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譚龍飛.簡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生活化[J].教學與管理,2010(7):53~54
[2]關英超、劉本立.從生活實例切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J].教學與管理,2009(5):57~58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