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講解的水平與能力如何,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學的效果。在教學教程中,為了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教師的講解要使學生聽得懂,有利于學生技術動作的掌握和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 講解 藝術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7-0183-01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主要運用語言法、直觀法等對學生進行指導,語言法與直觀法是相互滲透使用的。語言法主要以講解實施,講解是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語言向?qū)W生明確教學任務、動作名稱、作用、方法、要領和要求等,以指導學生掌握動作的基本技術、技能,進行練習、組織教學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教學手段。它對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進行共產(chǎn)主義道德品質(zhì)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 講解要突出重點、難點
因為體育教學一般在室外進行,學生處于動態(tài),常常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和干擾,如果講解拖泥帶水,必然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加之體育課的主要部分是身體練習,多講會縮短學生的練習時間。因此講解需簡練,抓住關鍵。做到有的放矢,言必有中。否則,只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首先,教師要根據(jù)不同項目內(nèi)容和要求,認真?zhèn)湔n,刻苦鉆研教材,熟練地掌握教材的性質(zhì)、特點、重難點和了解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其次,講解要精練,針對技術動作的重點,也就是把握教與學的關鍵。力求講得透徹、講在點子上,使學生明確技術的關鍵并牢固掌握。所以更需要考慮用詞遣句,講究語言藝術。
二 講解要生動形象
體育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在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所以,體育教育應竭盡所能地上得生動活潑,趣味縱橫。因此,教師在講解動作技術時應準確精練,生動活潑,內(nèi)容必須正確,具有科學性,避免枯燥乏味,這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中樞神經(jīng)的興奮性,激發(fā)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同時,用最精練的語言(術語)、最短的時間,把技術動作的概念、要領,直觀形象地講明白,把各種活動辦法有層次地交代清楚。使學生一聽就懂,便于理解、記憶。如在彎道跑的教學中,通過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業(yè)務的鉆研和探討中把技術動作歸納為:“身體傾向內(nèi),擺臂右大左,靠過內(nèi)沿跑,腳趾均偏左”。同時,在教學時采用“三體會”教學方法,即先讓學生從直道跑進入彎道跑,從中體會彎道跑與直道跑中的身體有何變化。學生通過兩次練習后,有大部分的學生能體會到身體由于向心力的作用向內(nèi)傾、擺臂右大于左、兩腳的著地部位左腳用前腳掌的外側、右腳用前腳掌的內(nèi)側,是為了維持身體平衡。學生有了體會后,再結合口訣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地掌握彎道跑的技術。再例如在教學魚躍前滾翻的技術動作時,把它復雜的動作結構及概念生動形象地匯編成口訣,即:“兩腳蹬地身騰空,好似兔子向前蹦,兩肩撐墊伸變屈,低頭團身快前滾。”四句順口溜,在教學過程中啟發(fā)學生去想象兔子的動作特點,進一步去模仿兔子的蹦跳動作。采用這些有聲有色、形象生動的講解既能使學生易記、易體會,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講解、示范的目的,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 講解要形式多樣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教材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形式講解,對比較簡單的動作,可用直陳法講解;而遇到比較復雜的技術動作時,用幾句話無法闡述得非常明了。對于復雜的技術動作應用分段法講解,可集中講解,也可分散講解。講解時不但要講解正確的要領,也要講解易犯的錯誤動作,同時分析造成錯誤動作的原因,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理解正確技術的概念。例如:在跳遠的教學中,首先要講解助跑、起跳、騰空、落地的技術動作,其次,要講解助跑和起跳的完全脫節(jié)造成的原因以及騰空高度不夠等,這種正確的和錯誤的對比講解,能加深學生對正確技術動作的理解和印象。所以要把完整練習法和分解練習法很好地結合起來,進行各種姿勢的跳遠教學。還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或比較熟悉的事物來做比喻。如:在講解“后蹬跑”的技術動作時,就比喻豹子在獵食,奔跑是那樣的舒展;在講解“推鉛球”的技術動作時,比喻上肢和下肢就好像一根壓縮得很緊的彈簧,隨時都要迅速地迸發(fā)一樣。這樣深入淺出的形象比喻再配合學生的思維聯(lián)想,可以幫助學生很快的掌握比較復雜的動作技術。另一種形式,在學生基本掌握正確動作的同時,應多采用提問、對比法進行教學,它能啟發(fā)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分析,判斷動作是否正確,同時能培養(yǎng)學生進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中途跑”時,不少學生擺臂動作技術是“左右擺臂”,出現(xiàn)這種情況應找?guī)讉€掌握動作較好的和較差的學生進行練習示范,讓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經(jīng)過同學的指正,學生對擺臂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從而節(jié)省了時間,給了學生更多的練習空間。
當然,體育教學的講解和文化課的講解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語言同樣需要精妙,聲調(diào)要抑揚頓挫,節(jié)奏要歡快,音調(diào)要清晰洪亮,語氣要親切、富有感染力。說話要有邏輯性、條理性。同時,還需要利用肢體語言來幫助表達。實踐證明,深入淺出、形式多樣的講解既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判斷及評價能力。教師掌握了這些講解藝術,就好似樂隊的指揮家,把體育教育變成一個表達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從而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