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和思維能力,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更能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而能較好地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分層教學 教學策略 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7-0184-01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數學教育理念,即人人數學觀,它體現了數學的個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數學學習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齊劃一地發展,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等諸多因素使人在學習上存在個體差異,承認差異才能結合實際,承認差異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上發揮他的才能,獲得他應該得到且能夠得到的數學知識。
一 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
1.智力差異
由于每個學生遺傳基因的不同,智力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聰明;有的人愚鈍;有的人形象思維強;有的邏輯思維強;有的人記憶力超人,但推理能力較差;有的人記憶力較差,卻推理能力過人。
2.學習基礎差異
不同的學生在小學的數學學習狀況不同,有的學生數學十分優秀,有的學生數學學習基本還沒入門,兩極分化相當嚴重。
3.學習品質差異
有的學生學習數學十分認真,有一套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學得輕松愉快;有的學生因為沒有入門,數學學得十分吃力;部分學生甚至對數學學習喪失信心。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及數學學習的兩極分化給我們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困難,課堂上要求太高差生跟不上,要求太低優生又吃不飽,教師處于一種“首尾不能兼顧”的兩難尷尬境地。所以我們要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讓不同的學生接受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方式和教學內容。
二 基本原則
1.學生分層原則
學生分層主要參考學生成績、學習狀況和學生分層志愿。我們首先按學生成績給所有學生排序,分出理論上的ABC三層,然后每個學生填寫分層志愿,并說出其理由。我們將理論分層與學生志愿不相符的學生征求任課教師意見,進行必要調整,對不能按志愿給予調整的同學,及時耐心地做好其思想工作。
2.分層教學動機
分層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清楚自己的數學學習狀況,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各層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施以不同的教學方式,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得到不同的、且與其基礎相適應的教育,獲得相同的發展權利,讓每個同學都有進步。對A層學生突出了個“扶”字,讓他們學會學數學,對數學學習充滿信心;對B層學生突出一個“推”字,推他一把,讓他在數學學習上盡快上路;對C層學生突出一個“激”字,激勵他們努力探索和研究數學問題,培養創新意識。
3.教師配備原則
分層教學首先要打破傳統的快慢班理念,即用最優秀的老師教最好的學生,最差的老師教最差的學生。三個層次的學生得到的教育應該是平等的,他們在數學上求進步的要求應該得到平等的對待。因此我們根據三個層次的不同特點和需求以及實驗組三個教師的優勢進行配備。一般安排善于做學生思想工作、富有管理經驗的老師任教A層學生,安排對課本知識研究較深且善于帶優生的老師任教C層學生,二者兼而有之的老師任教B層學生。這樣既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與之相適應的教育,也可優化教師資源配置。
三 分層教學的實踐
初中學生尤其是初三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都不盡相同,根據我們多年的數學教學實踐,初中數學教學尤其是初三數學教學,進行分層教學能更好地進行因材施教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較快地提高教學效果。
本人從初中數學教學多年的實踐中體會到,初中數學進行分層教學,教學效果比不分層的傳統教學要好,初二和初三的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差別會更大,進行分層教學效果會更加顯著。
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和數學思維能力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思維能力水平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并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
首先對自己所教的學生進行分層:A層:數學基礎較好,思維能力較好。B層:數學基礎一般,思維能力一般或較好。C層:數學基礎中下,思維能力一般或思維能力較好,但數學基礎較差,學習品質不夠好。D層:數學基礎較差,思維能力一般或中下。
當然,將學生進行分層我是不告訴學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數,教學有針對性就行了。
對學生分層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A層:數學基礎要更扎實,數學思維能力要更強,成為數學尖子。有針對性地對他們提出較高要求和開小灶。要求他們除完成課本習題外,盡量多看些有關解題和數學競賽的數學課外書,鼓勵他們提數學問題,鼓勵他們自學和進行一題多解。B層:提高數學基礎知識水平和數學基本運算技能,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使他們向A層轉化。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鼓勵他們在課堂上多問,鼓勵他們自學,鼓勵他們一題多解,要求他們在測驗時爭取優分并追上成績最好的同學。C層: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使他們向B層轉化。多鼓勵、多提問、多輔導,提高他們學習數學和解數學題的興趣。要求他們在測驗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績。D層:盡量提高他們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思維能力,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他們向C層甚至B層轉化。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