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分為室外體育課和室內體育課,且以室外體育課為主。學生在室外體育課上的心態不同于室內體育課,對大部分時間都在教室里的學生來說,室外體育課無疑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自由空間”,學生表現出活躍、好動,常常會借機搗亂,思想與行為隨意散漫,使得體育課不容易調控。基于以上現狀,老師要能準確把握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在教學方法上下工夫,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讓學生“活”不“亂”。
一 堅持常規訓練,做到活而有序
【案例】四年級的第一節體育課,教師第一次任教這個班體育。
上課鈴響,學生稀稀拉拉走出教室,鬧哄哄地排著隊。三分鐘過去了,學生依然隨意地說話。
師(大聲說):進教室。
學生似乎明白什么,漸漸沒了聲響,走進教室坐好。
師:排隊的要求是什么?
生1:要做到靜、快、齊。
生2:要一隊一隊地走出去,這樣才不會擠。
師:同學們都知道,那我們就這樣執行,如果做不到,我們再練。
學生排隊,下樓的過程中,仍有幾個學生說話。
師:剛才有幾個同學仍然沒有做到靜、快、齊,我們再練一遍。
學生回教室,有幾個學生又松散了。
師:回教室的過程仍然有學生沒有按要求做好,看來我們要練習兩遍嘍!
學生整隊下樓,復又回教室,再下樓。
師:這一次,同學們真正做到了靜、快、齊,一共只用了1分30秒。看來同學們有這個能力,下一次整隊,你們準備用幾遍?
生齊:一遍!
【分析反思】一節課的質量,首先要有紀律的保障。學生下意識的心理中,認為只有語文、數學、英語才是必須要用心去上的,而對于其他的學科,在上課時就放松了對自己的約束,變得自由散漫起來。實際上這與老師上課的狀態有關。如果每個科任老師,都擁有一種班主任的意識,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嚴格要求,那么學生是不會產生意識偏差的。而室外體育課,由于環境特殊,更容易讓學生思想分神,這時,體育教師對學生的常規訓練更是忽視不得。只有把好常規訓練這一關,體育課才能保證上得活而不亂。我在第一節體育課上,堅持抓學生的常規訓練,使學生先在意識上有一個認識。當然作為孩子,一些不良的習慣肯定是會反復的,因而要堅持每節課的常規訓練不放松。而且像體育委員的迅速整隊、學生有序報數這些常規都要訓練在每一節課,以增加學生的紀律意識。有了常規訓練的保證,學生在體育課上才能真正投入,不折不扣地完成每一項學習任務。
二 把握學生心理,做到以靜制動
【案例】四年級的體育課,教學內容是武術操——少年拳第一套。
學生在學習了基本動作之后,很是興奮,都把自己當成了武林高手,互相賣弄著,如不留神,搞不好會互相踹幾腳。
師:同學們,這套拳法對腿部力量的要求特別高,我們圍繞“馬步橫打”這個動作來比一比,看看哪些同學的腿步力量強,好不好?
生:好!(意氣風發地)
師:馬步橫打,下蹲到位,定格別動!看看誰堅持的時間長。
學生努力保持身形,操場上鴉雀無聲。
【教學反思】十一二歲的孩子正處在活潑好動的時期,在室外體育課這樣的特殊環境中更不容易長時間收攏,教師只有適時調整,順應學生的心理特點來創設教學情境,才能使體育課的教學繼續有序地進行下去。在上面的案例中,教者抓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順勢把“球”拋給學生,讓學生在比較浮躁混亂的情形下,迅速調整到安靜的狀態,還課堂教學的有序性。體育課上經常會出現這種學生興奮之后無法約束住自己的現象,教師要能順勢利導,以靜制動。有時我們可以穿插類似于“木頭人”的小游戲,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心理特點,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調控。
三 創設游戲情境,做到以趣促練
【案例】四年級體育課,教學內容是跑。
在基本的跑步練習之后,讓學生進行“貼燒餅”的游戲,不過把奔跑的范圍擴大為半個籃球場。
學生興奮地游戲著,為了表現自己的耐力,幾乎都是沿最長路線奔跑。
【教學反思】孩子天生對游戲有一種狂熱的愛好,而每一項體育技能的長時練習其實都是枯燥無味的。這時為了調動孩子的練習積極性,教師就要創設一些游戲情境,把練習內容融入進去,最大程度上發揮學生的潛能。在上面“跑”的練習中,教師就抓住了學生喜歡玩“貼燒餅”游戲的心理,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漁場”。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因為喜歡,所以投入,有效地完成了“跑”的技能訓練。在很多的體育技能的練習中,我們都可以利用游戲來進行練習,比如在“跳躍”的練習中,我們可以用“扔沙包”的游戲,要求專門打腳,學生為了躲閃,自然要跳躍閃避,這個游戲還可以用于“投擲”的基本練習中。
體育課堂的教學調控,關鍵還在于教師的有效設計和現場調控。老師應當在精心設計教學預案的基礎上,智慧地應對課堂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具體情形。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