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生因追求而美麗,社會因追求而進步?!俄楁湣分械闹魅斯數贍柕拢恢笔且粋€備受爭議的人物,愛慕虛榮是很多讀者給她的標簽。這樣的評價對于一個年輕美麗的姑娘來說,沉重了很多。在十年還債的過程中她的堅強勇敢、勇于承擔的高貴品質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關鍵詞】追求 夢想 堅強 美麗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8-0028-01
人生不應該沒有夢想,不應該沒有目標,更加不應該沒有追求,即使追求是艱辛的,但它蘊涵著人生的美。灑下的汗水,艱難的摸索,總能給人留下值得永久回味的記憶。人們會慶幸昔日的追求沒有落空,更覺得那艱辛的生活是一生中最壯麗的彩虹。
《項鏈》的主人公瑪蒂爾德“美麗”、“風韻”,“嬌媚”,還有她“天生的聰明,優美的資質,溫柔的性情”。因為“沒有陪嫁的資產”,也“沒有任何一個方法使得一個既有錢又有地位的人認識她,了解她,愛她,娶她”,后來就和“教育部一個小科員結了婚”。作為小職員太太的瑪蒂爾德,家里有微薄但較穩定的經濟收入,有女仆,應該也算是一個生活無憂的太太。但是,作為獨特的“這一個”,她并沒有停止自己的追求,瑪蒂爾德因為“不能夠講究打扮,只好穿得樸樸素素,她覺得不幸”,“住宅的寒磣、墻壁的黯淡、家具的破舊、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惱”。這種苦惱的心情,成為她產生幻想的依據,而對“她一向想往著得人歡心,被人艷羨,具有誘惑力而被追求”的夢想,無論在當時的法國,還是在今天的中國都非常正常。
倒是教會女校的同學,她的好友佛來思節夫人,家境非常優裕,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每次當瑪蒂爾德去看望她回來之后,就會感到十分痛苦,由于傷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地哭泣。對比自己,珍珠、項鏈、鐲子和威尼斯式金十字架等各種各樣名貴的首飾都成為了奢侈品。舞會首飾缺少的苦惱使她自然而然想起了這位好友。當然佛來思節夫人也非常大方,當瑪蒂爾德挑走了那串精美鉆石項鏈時,佛來思節夫人并沒有任何的猶豫,作為朋友,佛來思節夫人完全可以當場告訴瑪蒂爾德項鏈是假貨的真相,但她并沒有這樣做。而當瑪蒂爾德丟失了項鏈,按照盒子上面的招牌找到珠寶店時,珠寶店老板說:“太太,這掛項鏈不是我賣出的,我只賣出這個盒子”。這些細節都成為了佛來思節夫人愛慕虛榮的充分佐證。當瑪蒂爾德歸還項鏈時,佛來思節夫人不僅不愧疚還十分不滿意朋友歸還晚了,對她說:“你應該早一點還我,也許我早就要用它了”。她似乎很樂意帶著這件假首飾到各種場合炫耀,這難道不也是虛榮心在作祟嘛?相比之下的馬德爾德哪算是愛慕虛榮?
再看看我們身邊的人,有誰不曾對美好事物有過夢想呢?況且一件漂亮的禮服,一串精美的項鏈,這是符合社會交際的禮儀禮節,同時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她的這些所作所為也并無特別不妥之處。每一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每一個人都具有一種要求歸屬于一定階層或群體的感情和愿望,希望自己成為其中一員并得到相互關心和照顧。對于女人,特別是美麗動人的女人來說,這種要求尤為強烈。
就因為參加了一次晚會丟掉借來的一掛假鉆石項鏈,而瑪蒂爾德賠上了價值三萬六千法郎的一掛真鉆石項鏈。為此破產,債臺高筑,舉步維艱,渡過了整整十年的還債生涯。十年的艱辛,十年的青春只換來了一掛價值五百法郎的假項鏈!很多讀者讀到此處都會有疑問,若不是虛榮怎么會去借項鏈?若不是虛榮怎么會想盡一切辦法弄來“一向很少發給職員”“大家都希望得到,可是很難得到”的教育部部長的舞會請柬?換個角度思考,作為小職員的路瓦栽先生,有夢想、有追求的瑪蒂爾德,正是因為“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好機會”,也許是能夠給自己丈夫的事業帶來巨大轉折價值的“機會”,或許也可以借此改善自己索然無味的生活,提高生活的品位,實現自己追求夢想的機會。
當然,人生的追求有很多種,不同的人生態度會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環境會有不同的人生目標!只要是自己的人生追求不是建立在損害他人利益之上,而是建立在勞動創造財富之上,那這樣的追求就是可取的!在丟失項鏈之后,瑪蒂爾德在沉重的打擊面前,沒有猶豫,而是迅速地回到現實,不僅沒有選擇逃避或者一走了之,也沒有像郎丹太太那樣地靠出賣尊嚴獲取財富,更沒有像包法利夫人,盡情享受了浪漫的愛情與奢侈的生活,財產蕩盡債務累累之后,沒有勇氣重新生活,最終選擇了死亡。她毅然地做出了令人驚訝的決定:“要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她辭退了女仆,租了小閣樓住下,干起一切粗笨的活兒;洗碗、洗衣服、倒垃圾、提水。在那油膩的盆沿上和鍋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到水果店、雜貨店,爭價錢,受嘲罵,一個銅子一個銅子艱難地節省錢。就像作者在小說中所感嘆的那樣:“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變幻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一場飛來橫禍,改變了她的一生,盡管十年艱辛使她變成了一個不再美麗、粗壯耐勞的婦女,她的形象雖然蒼老了,粗糙了,但精神卻飽滿了,自信了,樂觀了,由一個外在形象美麗的女性轉變成為內在精神美的女性。她用行動證明了她的勤勞堅強,這位面對困境有追求的愛夢想的主人公,有著堅強的靈魂和驚人的勇氣。
大仲馬曾說:“生活沒有目標就像航海沒有指南針?!比松暮Q髮拸V而深邃,有了目標,才不至于走入迷途,不至于在驚濤駭浪里不知所措。明確的人生目標是指引人生的“羅盤”,其主動權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瑪蒂爾德經歷了人生的風雨,終于走向了成熟。她的遭遇或許可以給我們這樣的啟示:與其遙望云端,渴望生活在別處,不如擦亮眼睛,看清腳下的路,將追求當做前進的動力,去開創美好的人生。
〔責任編輯: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