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彩畫是美術教育的普及畫種之一,本文從水彩畫的特點、技法要領及如何避免常見繪畫的三方面弊端,闡述了水彩畫的要領,以幫助廣大教師們在美術教學中更好地指導初學者繪畫水彩。
【關鍵詞】水彩畫 特點 水與色 要領 技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8-0087-01
水彩畫起源于西方,自18世紀傳入我國,經歷了2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融入了中國傳統藝術特色和新繪畫技術材料的革新之后,成為了我國獨立發展的藝術畫種之一,在普及和開拓創新藝術成果方面做出了貢獻。在今天的美術教學中,水彩畫因其使用工具材料輕便、題材范圍廣泛、藝術性強等特點,普遍被各階段美術教材列為色彩基礎課,成為美術基礎技法學習的內容。通過學習水彩畫,可以使學生獲得色彩的基礎知識,訓練學生的色彩造型能力和審美能力。
學習水彩畫,首先要了解水彩畫的特點和工具材料的特性,在此基礎上逐漸掌握繪畫步驟和技法,熟練駕馭水和色。
一 水彩畫的特點
水彩畫工具材料的特性,決定了水彩畫區別于其他畫種表現出獨特的技法魅力和審美趣味。人們常把水彩畫比作優美輕盈的輕音樂。水彩畫使用的顏料質地細膩,成分由植物、礦物和化學成分組成,用水稀釋后大多呈現出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狀態。畫面顏色是由顏料通過水為媒介作用到白色紙張上,水的掌握是水彩畫的靈魂,畫面常以水容色、以水導色、以水滲色,在水與色的交融中,產生清明麗、輕快流暢、滋潤流動的韻律美;另一方面,水彩顏色的透明性使得它的覆蓋性較差,尤其是明度高的顏色不具有覆蓋性,因此,水彩畫不適宜進行反復的修改和鋪色,在繪畫水彩時往往力求干凈利落并在一、二遍之內完成基本效果。
二 水彩畫技法要領
1.干畫法、濕畫法、干濕結合畫法技術要領
水與色的結合、顏色的調配、時間的把握是水彩畫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而這一過程也正能反映出畫者的色彩感覺和個性。水彩畫有的水色一體,酣暢淋漓,有的水色明朗,輕快灑脫、柔中帶剛。繪畫中雖然水分、顏料的多少和具體時間的長短我們不能具體去計算度量,但我們可以從經驗中判斷,達到水分、顏料、時間的合理應用和準確掌握。借鑒前人的經驗,水彩畫通常分干畫法和濕畫法、干濕結合三種技法:(1)干畫法是在已干底色上再著色的方法,畫者可以有時間從容地一遍遍著色,不追求水色的相互滲透,畫面干凈利落,適合表現肯定的形體和清晰的色彩層次。有時運用干畫法時,由于筆上的水分少顏色多,在快速將畫筆擦、掃畫面時,會出現“飛白”效果,這種效果常用來表現出“高光”體現對象的質感。(2)濕畫法則注重恰當的把握時間和水分,時間把握過早便會失去應有的形體,而時間過晚,底色已干,銜接生硬。通常會將紙張先刷濕,趁半干時再著色,或者未干時在鄰近處趁濕用另一色接色,兩色疊加滲化,產生自然融合的效果,適合表現云霧、煙雨等意境的對象。(3)水彩畫干濕結合畫法,在實際繪畫中運用最多,初學者易于掌握,例如,主體物用干畫法,突出造型,背景處理用濕畫法,大氣整體,畫面表現力強,充分發揮用筆的輕重緩急,干濕快慢。
2.初學水彩畫,學生的作畫步驟要領
初學水彩畫,學生的作畫步驟要領:(1)起稿定形時,形體要盡量準確,用2B鉛筆清楚描繪物體的高光、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等位置,在顏色較深的位置可以鋪一層薄薄的鉛筆線條,表示出暗部和投影。(2)計劃作畫順序,做到下筆前胸有成竹。上色一般由明到暗,由淺到深,先鋪大塊顏色,后鋪小塊地方顏色。先畫需要濕畫法表現的部分,后畫干畫法表現的部分。(3)畫前先用大號筆在紙上刷一遍水,讓紙張充分濕潤,稍等片刻后用濕畫法畫出背景大色調,一氣呵成,把握整體效果和畫面的基調。再畫單個物體,從亮部、受光部,到暗部和投影部分。前景實,后景虛,獲得層次分明的效果。水彩顏料的透明特性決定淺色不能覆蓋深色,一些淺色、亮色、高光部分,在畫時需事先“留白”,不能像水粉和油畫那樣用白粉或淡色提亮。(4)初學的學生應重視最后整理畫面這一步驟,學會調整。要養成多遠看的習慣,從整體出發調整完成。畫面色彩單調,觀察環境色,適當添加,以豐富色彩感;畫面“花”的,統一基調,用筆果斷,可罩一遍色修改,使畫面趨于和諧。用色錯誤的地方,用筆蘸清水稍做清洗,再修改調整,即可收筆。
三 水彩畫學習中常出現的弊端
1.“臟”
有的學生在繪畫中亂用黑色來加重畫面暗部,或著色次數過多,畫面色彩的冷暖關系不明確,造成畫面不干凈。糾正畫面臟的問題,要慎用吸管顏料里的黑色,可以通過色彩顏料的混合,調配出暗色來加重暗部,這樣不僅避免了臟的問題,而且暗部色彩也有明顯的色彩傾向。另外,作畫時要用筆果斷,盡量避免過多層的重疊,避免對比色、互補色相等量調配。
2.“灰”
有些同學的水彩畫,畫面缺少“重量”,色彩明度、純度對比弱。糾正的方法是用對比的觀察方法,正確認識對象的明暗、主次、虛實、關系,例如,近處的物體實、明暗對比強烈、色彩偏暖;遠處的物體虛、明暗對比弱、色彩偏冷。增強色彩感受能力,表達物體色彩的變化規律。
3.“花”
有些同學用色混亂,畫面色彩雜亂。繪畫時,要把握好畫面主調,局部對比不要過多,大膽取舍,突出主次。另外,干畫法太多,用色濃稠,畫面失去潤澤的水彩畫韻味,濕畫法過多畫面散亂,水漬糊涂,水色難于駕馭。
總之,畫水彩畫要不斷地觀察、感受、實踐,逐步掌握水、色、時間關系和色彩規律,積累繪畫經驗,靈活運用技法,努力表現出水彩畫的藝術特點,提高色彩修養。
參考文獻
[1]劉田等.朦朧美感在西方水彩與中國水墨中的共同體現[J].美術向導,2009(4)
[2]孫明陽.意象的空間——淺析水彩畫中“水”的表現力[D].東北師范大學,2005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