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項目教學法”,指師生以團隊的形式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以工作任務的形式出現,通過工作任務的完成,能得到一個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裝潢設計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8-0105-02
一 “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1.在教學內容上
不再用以往的以“知識點”為線索的方式,而是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時代的需求,改用以“項目”為線索,以“子項目”為模塊,精心組織教學內容,使其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特別是強調所學知識要與時俱進。
2.在教學方法上
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強調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根據“項目”的需求加以學習,變被動地接受知識為主動地尋求知識,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觀,由“學會”變為“會學”。
3.在能力培養上
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會積極地去思考、探索。每個人的思路、想法不盡相同,老師可引導他們進行討論和交流,并適當地給予點評和鼓勵,使他們相互取長補短,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所以,“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加以引導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注重學習的循序漸進和積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學內容從易到難的順序,而是以完成一個“項目”作為驅動來進行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二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
1.“項目”設計要有層次性
從教學內容看,老師要精心設計好每一個“項目”。因為“項目教學法”是要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同時,掌握知識。“項目”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因此,“項目”的設計至關重要。
在設計“項目”的過程中,要始終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設計每個模塊,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來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也就是說“項目”要有層次性。例如:在教學《室內工程制圖》時,我發現有的學生已經知道一些限制圖相關的知識了,而有的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如果按部就班,就會造成一些學生上課時不想聽,上機時無事可干。因此,在設計“項目”時,要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來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項目”,設計出不同的“子項目”,精心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能順利完成“項目”。具體辦法是:對于一些從未學過的學生,就要求他們先學會簡單、基本的軟件操作命令及常見的家具尺寸,布置的“項目”要相對容易一些,讓他們先學會制作桌子三視圖,通過制作桌子這個“項目”,學生就掌握了如何使用軟件繪制基本形體、常用家具的尺寸等一系列的基本知識;對于一些有過一些基本知識的學生,我布置的“項目”難度就稍微大一些,要求學生進行客廳的空間布局,然后還進行方案評比。通過這樣的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有利于實施“區別化教學”,從而這一章節的學習任務也就輕松地完成了。
2.“項目”設計要有情境性
從教學方法看,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用“項目”來引導學生自學。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的功能,設置特定的情境,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有了這樣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那么學生在這種愉悅的環境中便會自覺自愿地學習,主動地完成學習“項目”。例如,在教學《家裝效果圖制作》時,要求學生掌握效果圖的制作方法。為了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在上課前,出示先安排好的一位學生作為客戶,以客戶的身份,講述自己對效果圖制作的要求,其中包括風格、材料的選擇、色彩的感覺、家具的擺放以及要營造的氛圍等要求。學生在了解相關要求后,就在投影儀上展示出和本次效果圖制作相關的圖片,并配以文字解說,這樣,學生就會立刻表現出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后,就安排好每一個“子項目”。用一個個“子項目”來引導學生逐步學習效果圖制作。具體的“項目”,可以分為讓學生完成制作一個現代簡約風格的效果圖。在學生制作過程中,要不斷鼓勵學生自己查找和現代簡約風格相關的圖片、文字介紹,多參考一些別人設計好的案例,從易到難地學習。在學生自己動手實踐時,要注重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充當“輔導員”角色,給學生答疑,而不是手把手地教。
3.“項目”設計要有連接性
從知識聯系的角度看,課程內容是相互聯系的,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其中的邏輯聯系。為了讓學生做到前后知識有機結合,在設計“項目”時,應適當添加一些與該“項目”有關的、以前已完成的“子項目”,以幫助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及時復習已學過知識。比如,在《材料預算》這門課程中,在講解“客廳”預算時,我會對比之前講過的“玄關”的預算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通過項目之間的連接,既能很好的學習新知識,又能復習已學過的知識。
4.“項目”設計要有參與性
從能力培養的角度看,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以此來提高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室內綜合設計》課程中,這門課程對學生來說存在一定困難,因為他要求學生能夠完整地把一個家裝項目制作完成,包括平面布局圖、天花布局圖、造型圖、效果圖及預算。對于這一整體“項目”,一定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才能突破難點,掌握家裝綜合設計的方法。在講課時,我將班級學生分為幾個團隊,每個團隊選出一名首席設計師擔任該團隊的領導者及解決問題者。把項目分給每個團隊后,由該團隊的首席設計師來分配各自成員的分工,一些成員做平面圖,成員做效果圖,成員做預算。這樣的話,就能充分發揮每位成員的參與性,最后由老師進行指導,給予團隊答疑。“項目”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后,學生就比較容易掌握難點,上課也不易走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 “項目教學法”的反思
通過“項目教學法”的嘗試,有以下幾點反思:
1.從教師方面而言
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兼顧學生的興趣,創設良好的情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的探索過程,主動地完成“項目”,從中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技能,并學以致用,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具有隨知識的更新而自我更新的能力,才能時時處處與信息時代同步。
2.從學生方面而言
首先,讓學生的學習面貌發生很大變化,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主體意識明顯增強,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自我探究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其次,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有很多問題可以自由討論、相互幫助,增強了團隊的合作意識,增進了學生的友誼。
“項目教學法”給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帶來了可喜的變化,也帶來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項目教學法”還有待于我們每一位教學工作者作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我相信,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實踐、勇于創新,精心設計各種“項目”,努力創設互動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情境,實現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評價體系及教材結構的根本變革,就一定能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益,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增強綜合運用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