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啟發、引導。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導學生如何“學”。個性化的語文教學,必須有輕松幽默的一面。輕松的教學、幽默的啟發能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創設教學的情趣和氛圍,產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歡樂中不乏啟發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導語 創新 多媒體教學 個性特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8-0114-02
到了中專階段,語文成了基礎學科,不再是以前的主課。無論是從實用方面講,還是從科目的重要位置講,它都失去了以往令人注目的輝煌。特別是大部分中專生都認為畢業找工作、應聘崗位是靠技能而非文化課成績,再加上當前中職學校學生狀況的基本特征是素質參差不齊與總體素質較低,近年來,就讀中職學校的學生中,大部分是無法上高中的初中畢業生和社會青年,所以學生缺少了學習語文的動力和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如何改革教學方法,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擺在中職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筆者根據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總結出點滴體會,在此進行一些探討。
一 設計生動導語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語設計能抓住學生的心靈,讓學生一聽傾心,所以開場白十分重要。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在教學設計上采用不同的導語吸引學生認真上課。例如,可以采用復習的形式,以諺語、名人名言、講故事的形式,設置懸念形式、提問式、討論歸納式等。
二 以學生為中心,盡量做到人盡其才
教師應根據平時對學生的了解,充分發揮其特長,把學生分為幾個組,如朗讀組、課文分析組、作家作品組、生字生詞組等,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讓他們踴躍發言,在爭論中獲取真知,展現自我價值。當然,教師一定要做好學生的向導,適時點撥、啟發誘導、及時表揚。這種教學方式抓住了學生的好勝心和上進心,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和競爭意識,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 營造開放型的語文學習環境,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現在的中專生,除了學習以外,對什么都感興趣。作為教師,我們要把他們的注意力和興趣引回課堂,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這就需要為他們創設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培養學生敢于說話,敢于爭辯,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比如學習《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時,沒有馬上按照課文進行講解,而是先問同學們吃過荔枝么?然后再說說荔枝的顏色、產地。如何如何保存等(可以用此比喻來說明)。這些基本問題學生回答踴躍,活躍了課堂的氣氛。然后,老師在投影儀上放一些與荔枝有關的詩詞和歷史文獻,幫助學生發現詩詞和文獻中的問題,自由討論發言,再根據課文找到相關的解釋。這樣,學生就在輕松的課堂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啟發、引導。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導學生如何“學”。個性化的語文教學,必須有輕松幽默的一面。輕松的教學、幽默的啟發能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創設教學的情趣和氛圍,產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歡樂中不乏啟發的教學效果。
四 鼓勵創新,保護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
現在的中專生思想比較活躍,想法也較多,他們的意識帶有強烈的現代氣息,對一些課文的理解和教參與老師的見解不同。而老師也不能全盤否定學生的想法和觀點,在語文課堂上,只要言之有理,則允許不同觀點的存在,給學生留有創造的空間。比如,在學習《項鏈》一課時,我要求學生給課文續寫一個結尾,是一次想象力的訓練,大部分學生在最開始時都是沿著課文的思路給女主人公一個悲劇的結局,不是瘋了就是死了。另外一部分學生寫女主人公幡然醒悟。可以說這是最普通的兩種結局,沒有什么新意。在這種情況下,我幫助學生拓展思路,要求他們把自己當做女主人公,想象自己會怎樣,再加入現代意識和價值觀念,這樣,學生的想法變得多種多樣,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得回項鏈捐給了貧困的孩子,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利用項鏈的錢自己創業,成為真正的貴婦人等等,本節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 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
傳統的教學方法“一支粉筆,一本書”在現代教學中已遠遠不夠。學生對于這種教法也已經厭倦了,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在目前眾多教育教學手段中,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化教育手段當屬教育的前沿科技手段,教師在課堂中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不但能借助媒體吸引學生眼球,而且還能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因此,我們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盡可能多地運用視聽、音像、電腦等媒體輔助教學,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積累知識、釋放、組合、撞擊的舞臺。比如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課,大量的影視資料若不加以運用那是非常可惜的。在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不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還可以引導學生將視頻短片與課文進行比較,提出以下問題:第一,影片展現的故事情節是否與小說相吻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二,就某一具體情節,談談影視藝術與文學藝術,哪一種的表現效果更好?學生暢所欲言。通過比較,對小說的特點有了更準確地把握,而且對影視與文學兩種藝術形式也有所認識。
六 重視發展學生個性特長,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
開展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課外活動。語文課活動的內容形式不受課堂教學限制。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長,獨立選擇課外活動,通過活動,學生能增強學好語文的興趣。
總之,單調呆板的語文教學法只能使學生乏味,消極應付。教師要依據學生年齡、特長和專業所需,從實際出發,在教學上不斷改革,尊重每位學生特長,適應社會需要,力求激活學生學好語文的欲望,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參考文獻
[1]錢夢龍.導讀的藝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黃麟生、倪文錦主編.先進教育思想高超教學藝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