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基礎自然學科。那么,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該采用何種教學方式和手段激活課堂氣氛,使教學課堂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從而真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呢?教師應該在物理教學中利用以下五種方法,讓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從而達到教師教學的目的。
一 興趣法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物理的興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喜歡甚至愛上物理這門學科。
物理教師應具有淵博的知識。在上課時教師可以穿插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學生就會覺得新鮮、好奇,并會對教師產生欽佩感,這樣便加深了學習物理的興趣。此外,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培養師生感情。因為興趣總是與人們對事物的情感態度緊密相關的,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中去,熱愛并尊重自己的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的熱愛之情。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夠細心地聽取教師的教誨,才能對教師所教授的課程感興趣,大部分學生都是因為不喜歡某學科的老師,才會對該學科不感興趣。教師和學生有了情感,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興趣。
二 實驗法
實驗是探索的靈魂。在物理教學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理論,教師很難用教學語言講解,如果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嘗試,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而且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多動手,盡可能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有的演示實驗可以采取邊講邊進行的方法,教師必須嚴格要求或幫助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在教學的過程中看到的一些和物理學習有關的現象,就可以組織學生動手設計實驗步驟,進行實驗。這不僅能使學生對物理內容掌握得更加牢固,還能培養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更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有許多新奇有趣的實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利用好這些實驗,能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梢?,實驗法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三 幽默法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幽默法活躍課堂氣氛。適當地運用幽默技巧,不僅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還可以活躍學生的情緒。幽默可以作為教師在課堂上的一門法寶,教師恰當地運用幽默可以增添師生的學習樂趣,可以使學生的精神得到放松,教學氣氛更加融洽,如此,所得到的教學效果將會很有成效。
在物理課堂上,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物理課。由于物理課堂較枯燥,學生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師感到學生有浮躁心理的時候,應適當地增加一些有趣內容,以提高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幽默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書本知識,同時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原本枯燥無味的物理課變得豐富多彩。
四 習題法
僅僅背會幾個物理概念是無法學習好物理的,對于學生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做習題鞏固所學的知識。所以,教師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習題法進行教學。物理習題多如牛毛,如果只是反反復復地做大量的習題,沒有系統的區分習題類別和學生是否適合做這類題,那么即使進行題海戰術,效果也不會明顯。
教師在這一環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幫助學生區分習題類型,明確做這類習題能達到什么效果,而不是無休止的簡單重復。教師應該了解每個學生的物理基礎,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有的學生力學方面比較薄弱,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攻克力學難關,找一些適合這類學生的習題,并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和解題的能力。教師選擇習題一定要精,學生在做完習題之后,教師針對學生的做題效果重點講解解題思路和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五 課外活動法
在物理教學中,不僅課上教學很重要,課外活動的作用也不容忽視。課外活動豐富多彩,生動而且有趣,有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教師應該善于挖掘學生的特長,并加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比較敏捷和活躍,所以他們不滿足于教科書上現有的知識。對于很多物理現象學生會存在很大的疑惑。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走向大自然,把學生帶入所學知識的環境中,有效地把課內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教師在講完課堂知識后,應當布置相應的課外活動內容把實驗和課堂知識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使他們感到物理學的奧秘無窮和無處不在。那么學生對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就更加濃厚了。教師把課堂教學和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相結合,創設了輕松歡快的學習氛圍,有效地把學生帶入所學的環境中,激活了學生思維,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得到了發揮,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會了學習,學會了探索,從而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除了給學生傳授知識外,教師還要對學生充滿尊重、關心和期待的愛心。物理教學活動是在知識與情感兩條線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中完成的,其中情感的和諧滲透對認識智能目標的達到起著催化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捧出愛心,傾注愛意,喚起學生對物理的喜愛,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保持學生高昂的情緒,挖掘學生愛學的因素,陶冶學生的愛美情操,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以促使學生智能與情感的和諧發展。在教師充滿愛的教育和引導下,學生就會產生感情的遷移,從而“親其師,信其道”,又促進學生感情的健康發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質的正確形成。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