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學校要求我擔任初2010級3班——全年級唯一一個住讀班的班主任。這是一個展現自我能力的機會。作為一名常駐初三的化學教師,我深知初三年級教學任務的艱巨,其本身教學工作就很重,還要再擔負起一個班級的管理工作,這個擔子似乎太過沉重,我能否扛起它,穩穩當當,走好這一路?但我還是接受了這個挑戰。從此,我便要融入這個特殊的集體,與它共榮辱、同進退。
作為班主任,我的首要任務是要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與學生交流、溝通感情,搞好師生關系。我立即著手工作,可就在我邁出這第一步的時候就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巨大阻力。我發現,班里不少學生對我這個新班主任存在著抵觸情緒。我甚至還了解到,就在我接手工作后不久,就有部分學生找到她們的以前班主任老師的住處,在老師面前失聲痛哭,夜深了都還不肯離去,以致影響了第二天的學習。工作比我想象中還要艱難得多,我感到了壓力,但我不沮喪。我開始細心觀察,尋找原因。原來,這個班的大多數學生都是初一就已開始住讀,小小年紀便離開父母,離開自己熟悉的家來到這個對他們來說完全陌生的環境,班里的同學大多都是女生,相對而言,她們的依賴性更強,對環境的變化更為敏感,幼小的心靈也更為脆弱。在那個特別需要溫暖的時期,是以前的班主任給了她們愛和溫暖,讓她們找到了依靠。兩年的時間,已令她們和老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原班主任老師的離開,令她們覺得無法接受,覺得不安和不舍。
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我反而放下心來,覺得釋然。我看到了他們身上的優點——這是一群熱情單純、感情細膩、懂愛且真性情的孩子。正確予以引導,這個集體必定會是個有凝聚力的、團結的集體。我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我付出我所有的愛和真誠,必定會使他們喜歡我,接納我,取得他們的尊敬和愛戴!愛是溝通一切的橋梁,愛能塑造教師高大鮮明的形象,愛是具有最大感召力的、無堅不摧的武器。
“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的角色容易令學生產生距離感,所以我開始有意識地接近學生,主動向他們靠攏,從班干部入手,從那些敢說敢言,外向直率的同學入手,不定時向他們了解情況,清楚他們的想法,知道他們的需求,我公正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以朋友的身份,站在朋友的立場考慮學生的感受;我主動減少外出的機會,利用家住學校的有利條件,將我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傾注在學生身上——早上早早起身去叫他們起床,中午督促他們做清潔、洗衣服、收拾寢室,晚上上完第二節晚自習之后,又拖著疲憊的身體去查看他們的就寢情況。生病了,給他們取藥送藥,想家了,便跟他們談心。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我都盡可能地去關心他們,細心觀察學生在學習、生活、交往、紀律、體育等各個方面的表現,一有進步便予以鼓勵。我們一起奮戰在教室里,一起活躍在運動場上,為他們取得的每一個成績歡欣鼓舞。課余時間,我也和他們談學習、談人生、談一切可以交談的內容,有意引導他們勇于面對人生中的種種變化,堅強地、正確地面對生活。
我相信,學生們一定感受到了我的愛與真誠。漸漸地我發現,師生間的隔閡開始消除了,我們已慢慢融為一個整體。并贏得了學生的信任,我與學生之間已有了相當默契的配合。
教師“愛”的最終目的是將學生培養成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有理想的“四有”新人。那么,作為班主任老師,取得學生的信任和支持只是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作為一個班級的組織者與管理者。除了“仁”與“誠”外,還必須具備“智”、“勇”、“嚴”等相關條件,才能帶出一個先進的班集體。
初中住讀班的學生大都是家長沒時間管理,所以只能選擇送到學校住讀。所以,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相對較差,自覺性缺乏是一個很普遍也很嚴峻的問題。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愛還必須有明確的原則性,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一絲不茍,經常督促和檢查。對于學生的過失和錯誤,必須指出,必須像馬卡連柯所說的那樣“及時剪去枯枝,鏟除雜草,殺死害蟲”。如果有誰認為愛生就是對學生的錯誤遷就姑息,聽之任之,那么“愛生”就會變成“害生”。因此,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一方面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我的愛與真誠,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明確愛的原則性。為此,我首先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從早到晚,全身心投入工作,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和感染學生,在學生中樹立起班主任應有的威信。
從擔任這個班的班主任起,我便建立了詳細的學生情況登記表,嚴格檢查學生的到課時間、課堂紀律以及作業的完成情況。對表現比較好的同學給予肯定,對比較差的同學提出批評。住讀學生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我便帶領學生中午1∶00到教室自習或午休,又利用晚自習和周末時間為學生義務輔導,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我還加強了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希望家長能與學生密切配合,督促學生更好地學習。有時都深夜12點了,還有學生家長打來電話詢問學生的學習近況,我都給予耐心細致的答復。
努力的付出終會獲得回報,回顧這一年中,由磨合到融合,班內秩序井然,沒有出現任何混亂現象或意外狀況,學生之間能相親相愛,互幫互助,班風嚴謹,學風濃厚。雖然因為基礎的差異,學生的成績也有優劣之分,但每位學生都表現出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面貌。全班共有43名學生,有團員32人,并且獲得了先進團支部的榮譽稱號;本學年還被評為“先進班集體”。中考上聯招線28人,為我校高中輸送生源36人。我們有文明室員,也有文明寢室。這一切都歸于對學生的愛。
其實,只要你付出了愛與真誠,堅持不懈、樂觀對待一切困難,即使是一個從初三才開始接手,學生一開始表現出抵觸情緒的住讀班,你也能讓它迸發出異樣的光彩。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