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注重語言教學的情感教育、精心組織安排教學活動、教師的自身修養以及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五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實現智育與德育的有機統一。
【關鍵詞】素質教育 英語教學 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2-0085-01
新課程改革推動了素質教育的實施。素質教育以發展學生各方面的素質為核心,而德育素質則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滲透于學生全方面的發展中。在實現新課程改革教學目標的教學中,英語德育教學的滲透尤為關鍵,因為英語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語言,是信息的載體。
《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教學中應該遵循英語教學規律,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在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語言教學的規律,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他們的交際和閱讀能力,又要注意將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外語教學之中。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呢?本人總結了以下五點,供大家參考。
一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滲透德育教育
新編高中英語教材是一套系列教材,課文所涉及的題材比較廣泛,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很強的時代感、思想性、知識性和真實性。這些教材的內容涵蓋了名人傳記、自然災害、環境保護、生態平衡、能源與交通、行為規范、人際關系、音樂體育、婦女權利等諸多方面,其中也滲透了豐富的德育因素。教師可充分地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強化其感染力。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誘導下,聯系自己的實際去思考和討論,使其思想得到升華。
二 注重語言教學的情感教育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身心整體發展的過程。研究表明,中學階段正是情感性學習形成的關鍵時期。該階段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帶有很大程度的情緒化傾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要把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滲透在英語教學之中,從而把語言教學與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聯系起來。
1.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教師應具備較強的親和力,能夠走近學生并與他們和諧相處,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同時,教師自身要熱愛英語教育事業,想方設法激發學習興趣;也更要努力創設趣味化、活動化的課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喜愛課堂,并能積極投身于英語學習和自主發展中。
第二,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運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積極學習的心理需要。通過游戲、唱歌、比賽、表演等教學形式,把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體驗巧妙地結合起來,這同時也是向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極好機會。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進一步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
習慣對于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能力的發展等都具有特別的作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對他們的終身學習有益,而且還在客觀程度上影響著其綜合品格的發展。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包括聽、說、讀、寫、用等各方面。在聽的方面教師可培養學生多聽的習慣,并給學生傳授聽的方法和技巧,同時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增加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在讀的方面,教師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發音和語調習慣。在說的方面,課堂內外的交流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力求聲音響亮,語音清晰流暢,語調和諧自然,這樣還可激發學生當眾說話的膽量和勇敢的精神。對于寫的習慣而言,教師首先應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板書和作業批改,給學生提供書寫的榜樣示范。我要求學生在高一年級每天練習書寫,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良好的書寫習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認真為人處世的態度。
三 精心組織安排教學活動,有機地進行德育滲透
寓德育于英語教學的過程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但不同的教學環節、教學活動,其側重點也因有所不同。語言的交際性和實踐性決定了要在語境中、活動中、模擬交際中學習英語,感受語言。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語言交際場景、教學游戲和練習形式,以學生學會為目的,以學習情趣為主線,貫穿于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教師要在教學的語境中、練習的活動中、模擬的交際中,向學生滲透德育。
四 教師要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響學生,用愛激發學生的情感世界
素質教育要求因材施教,提高全體師生的素質。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實踐者,他們對教育現代化和教學改革的認識和理解,將直接影響這場變革的成敗。在新的條件下,教師的職責不再局限于“傳道、授業、解惑”,教師應成為學生的激發者、組織者、引導者。教師是課堂德育的實施者,他們的世界觀、情感、品行及教態,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響學生。
五 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擴大德育的滲透范圍
課堂教學中所認識的道理、激發的情緒,最終要轉化為道德行為。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采取多種方式,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斷擴大德育滲透的范圍。如舉行英語朗讀比賽、英語角、觀看英語電影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提高學生的認識,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活動中繼續深化對課堂所學的德育知識的理解,內在激情升華為道德意志轉化為道德行為。
總之,要寓德育于英語教學中,就必須憑借教材的內容進行設計,靈活地使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的最佳方法,使英語教學既向學生傳授了教材知識,又成功地滲透了德育內容,達到了英語教學與思想品德融為一體的境界,給學生雙重收獲,從而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人才,以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劉艷琴.高中英語教學中隱性德育教育[J].校園英語,2009(1)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