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學生減負已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有限的時間里較高質量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勢在必行。因此,高校課堂的研究應運而生。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德育功能和德育要求,最大限度地使學生把課本上的知識和要求內化成為自己的情感追求,并能指導和規范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這就為情境教學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正是關于運用情境教學,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效果的思考。
【關鍵詞】情境教學 高效課堂 思想品德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2-0089-01
眾所周知,教書育人,德育為先。然而,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恰恰是思想品德課得不到學生的重視與喜愛,那么思想品德課的高效又何從談起呢?作為一名專業從事中學思想品德學科教學的老師,對于出現上述現象深感憂慮的同時,也不得不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本人認為,一味地追求考試成績,簡單機械的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的講解,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才是導致思想品德課低效甚至無效的重要原因。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鼓勵、喚醒、鼓舞。”現代教育觀也認為:“知識學習不再是惟一的,教師應給學生一個創造性思維的空間,一個自由選擇的余地。”這樣,自主高效課堂的構建,給教師提出了新的任務,即在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前提下,如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真正從“學會”變為“會學”,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情境教學法對解決這一問題有著獨特的優勢。
一 在教學導入環節引入適當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其產生濃厚的探究學習興趣
思想品德課的導入方式多種多樣,運用幽默、詼諧的漫畫設置懸念,妙趣橫生的漫畫去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地思考和學習課文。例如:在學習“維護消費者權益”一課時,我向學生出示了“顧客是‘上帝’”的漫畫,滑稽的畫面,令學生捧腹大笑,興奮情緒異常高,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我適時地加以控制和點撥,通過漫畫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興趣。
二 在教學新知環節引入適當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體驗知識的生成和情感升華的過程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我們就必須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自由活動的空間,搭建學生展示自己個性的舞臺,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思考探究,這樣,學生才會有真實的感受,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提高。例如,《世界文化之旅》一課(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世界各國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并配以優美動聽的解說,使學生在欣賞中身臨其境,樂而忘返,使學生感受到不同國家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這些形形色色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裝扮成一個百花盛開的大花園。這樣,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既掌握了知識,培養了想象力,又進行了美的心靈陶冶,進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 在鞏固練習的環節引入適當的情境,指導學生活學活用,達成思想品德課育人的教學目標
初中思想品德學科實行開卷考試以來,在試題的編制上大量地使用了情境題。主、客觀試題中情境題普遍提高,主觀題絕大部分采用情境題。這就要求教學內容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選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材料,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到課堂中來,賦予現行教材內容以新的活力。體現接觸社會、融入生活、提升生活的理念。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獲得體驗,獲取信息,開放思維空間,激發學生問的興趣,教給學生問的方法,培養問的意識,發展問的潛能,培養逆向思維、聯想思維、求異思維。
四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不同的年級采用不同的創設的情境方式
初一年級多采用小品表演呈現形式,利用現實生活中常見現象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提出問題。從生活實際出發,極易引發學生的關注和思考并提出問題,這樣學生就容易產生親切感,以激發同學們的思考興趣,提出問題也就比較容易了。
初二年級采用案例教學與情境教學相結合形式。作為初中教學的過渡年級,初二的學生自我、自主的意識增強,通過展示活生生的案例,讓同學們自覺自愿地去捕捉自己的影子。從中明白相關的道理,辨別是非曲直,認同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更好地融入社會,承擔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乃至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
初三多采用時政熱點作為創設情境。結合最近發生的國內外重大事件,創設熱點問題情境,采用把教材中的知識和社會熱點有機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處理好理論知識的現實問題,貼近社會、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為思想品德課引來源頭活水,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靈性地感悟,樂此不疲地探索,充滿激情地創造,在熱點問題情境的引導下,層層深入,鼓勵學生思考探究,點燃激蕩學生的思想火花。課堂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學習的熱情,實現有效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情境設計,選取的素材是最新、最熱點的內容,從而使學習過程變成探索、思維的創新過程,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創設教學情境絕非僅僅是為了博得學生的掌聲、笑聲,它的目的是追求知識與情境兩者結合的美妙境界,進行情境的創設,不僅能激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有效學習,實現教師引導、輕松點撥的有效教學;而且還能充分體現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煥發出的無窮活力和誘人魅力,從而使知識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聚成一種力量,喚起學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來的熱情,進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