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習中,為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教師應把英語課堂延伸到課外,要求學生在任何場合都盡可能地用英語與英語教師問候、交談,課外堅持開展英語角、英語情境對話等活動。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有很大幫助,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
【關鍵詞】課外實踐 口語訓練 激發興趣 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2-0103-01
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在交際中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呢?
英語口語訓練能力僅僅依靠每周幾節的課堂訓練是不夠的,教師應將英語教學從課堂內延伸到課外,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這也不失為一種訓練口語的好方法。課外學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課內學習的知識和內容,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增長知識。其訓練的途徑有如下幾種:
一 平時用英語交談
學生平時交談時盡可能不使用母語,而這種練習方式不只局限于課堂,而應更多地在課外實踐。如見面的問候語,談談家人的情況或自己的親身經歷,或看到的一些事情等都可用英語進行交談。為此,教師和學生形成一種學習英語的共識,共同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二 設立英語角
教師可在班級、校園里定期舉行“英語角”活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有機會與更多的人進行口語交流。當學生可以說點簡單英語和別人進行交流,甚至可以幫助其他人進行翻譯時,他就可從英語學習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樣,興趣也就慢慢地形成了,學生也就更愿意尋找與同學練習口語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既可以從英語角交流經驗,開拓視野,又可以提高他們練習口語的興趣。
三 組織英語比賽活動
教師可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習內容不定期地組織一些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歌曲比賽等,還可通過組織英語晚會來達到訓練學生口語的目的。例如,在圣誕節那天,師生可以共同協作,把教室精心布置成一個大家庭,并舉行圣誕Party,讓學生在熱烈的氣氛中無所顧忌地進行口語交流,共同提高口語水平。
四 多聽多看
鼓勵學生課后多聽英美人士朗讀的磁帶,多看、多聽英語電視節目、廣播節目。通過先聽音,再模仿達到口語學習的目的。此外,還可以通過讓學生讀英文報刊、英語簡易讀物等進行口語訓練。
五 玩游戲
初中生好動、好玩、好奇、好勝,而游戲可使他們思想高度集中,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這也是鞏固詞匯、語法的有效手段,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情緒飽滿地在玩中學,在玩中用,變被動為主動,變乏味為有趣。
六 唱英語歌曲
唱英語歌曲不僅可以活躍氛圍,增強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促進記憶的長期保持。英語教材中設置了許多英語歌曲,這些優美的歌曲,又可鞏固學生所學的詞匯和句型。
七 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學習心理學》中有這樣一段:“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努力。”自信心和成就感是學生愿意學習、繼續向前的一種動力,因此,教學中要重視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快樂,培養他們的成就感,要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礎上,當好不同程度的“常勝將軍”,讓他們在不斷獲取知識的進步中得到慰藉,增強學習的信心。要善于及時鼓勵學生,使其滿懷信心地學,或經常用“good”、“very good”鼓勵回答問題正確的學生,特別是一些學習上的“困難戶”,當受到贊揚和鼓勵時,他們的大腦皮層就會處于興奮活躍的狀態,興趣也就被相應地激發出來,學生經過自身努力飽嘗了成功的歡樂,學習的熱情也會保持高漲。
英語畢竟是一門外語,學生在平時生活中使用英語的機會不多。因此,除了在課堂上使用英語外,教師更應在課外盡量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英語的海洋里暢游,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和使用英語,讓他們所學的英語離開了英語課堂仍有“用武之地”,讓其真正感受到英語是一門“活的語言”,以激發并保持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水平。
總而言之,“說”是聽、說、讀、寫四項語言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際方式,是語言能力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隨著社會對英語口語能力的需求越來越高,對英語口語能力的評價也越來越重視,教師應長期不斷更換教學形式或手段,創造良好的英語氛圍,激發學生“說”的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口語訓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無捷徑可走,只有長期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促進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使學生達到想說、敢說、能說、會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吳軍.情感因素與英語課堂口語練習[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9)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