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并使之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在指導和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應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和對運動的樂趣,以良好的教學形式,豐富生動的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并把穩定的興趣培養為自我鍛煉的習慣,使學生學有所得,受益終身。體育教師在備課時經常會考慮如何合理地調整隊形,哪個位置做示范最有效,何時進行講解點評效果最佳,如何把少量的器材發揮最大的課堂效益。提高農村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是多渠道、全方位的,不僅僅是場地、器材和課堂組織教學等幾個方面。 【關鍵詞】農村 體育教學 興趣 加強 兒童化 游戲化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2-0136-01
學校體育作為國民體育的基礎,進入21世紀,學校體育教育的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提高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提高運動成績,培養高水平的運動員和一大批體育骨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和習慣,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國家對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也越來越重視,如何在學校人均數較多,場地狹小、器材落后的條件下開展體育教學工作,這是當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本文現就農村學校體育教學淺談一點個人的想法。
一 影響農村體育教學的因素
1.體育場地、器材資源匱乏
體育場地、器材是推進體育新課程改革,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增進學生身體健康的物質保證。一般來說,鄉鎮小學,運動場地和體育器材都跟不上城市,特別是農村小學。盡管近年來國家大力投資學生健身器材建設,但仍不能與符合體育發展要求相提并論,器材雖然買進了不少,但數量還遠遠不能夠適應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需求。而這種現狀在短期之內還難以得到改變,并將直接影響農村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2.兼職體育教師較多,直接影響新課改的實施
實施體育新課程以來,教育資源相對集中,農村小學教師老化趨勢也在不斷增加,另外,我鎮體育課時大部分安排兼職教師,我校17個教學班,只有2名體育專職教師,其他兼職體育教師有5名,有的從未經歷過體育教學。因此,大部分兼職體育教師連基本的體育課堂常規、體育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不熟悉,談何保證農村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更不用說貫徹落實新課改的要求。
3.課堂教學方法與組織形式缺乏創新
體育教師缺乏創新意識,場地器材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沒有得到較大改觀。新的教學理念沒有真正得到落實,大部分教師仍沿用著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村級小學中“放羊式”體育課依然存在。
二 如何有效促進農村體育教學的發展
1.重視對學生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培養
體育教師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并使之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在指導和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應充分挖掘學生對運動的內在潛力和樂趣,以良好的教學形式,豐富生動的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興趣,并把穩定的興趣培養為自我鍛煉的習慣,使學生學有所得,受益終身。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加強體育基本知識教學,開闊學生視野,教會學生運用知識技能及科學的健身方法,增強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
2.重視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的必然。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在身體方面,不僅要有健壯的體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體育這一獨特的教育形式,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培養學生頑強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質及堅強的意志,發展他們的想象思維和創造能力;指導幫助學生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培養他們自尊、自愛、自信。
3.建立真誠的師生情感
教師應善于調控學生的情緒變化,使他們保持愉快、積極上進的心境,這對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一個有著良好情緒的人容易讓人接近,也有利于傾心交談,教師只有多接觸學生,多了解學生,多關心學生,以情感人,傾注“母親”般的愛去關懷他們,真誠相待,學生才會理解教師,信賴教師。全國優秀體育教師裴順安平時就很關心和熱愛學生,從不鄙視那些生理上有缺陷和體育差的學生,經常鼓勵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并采用科學的手段訓練他們。他所培養的學生趙學恩獲得了殘疾人奧運會跳高冠軍,并保持世界紀錄。只有像裴老師那樣關心和愛護學生,師生之間才能夠建立起信任,師生之間才會有共同的語言,才能在感情融洽、團結友愛的氣氛中密切合作,形成和諧環境,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4.勇于創新,積極開發場地和器材資源
既然場地和器材短期之內不會有較大的改觀,我們就應該立足當前,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現有的體育設施資源,發揮體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體育教師要樹立“找米下鍋”的意識,要有敏銳的觸覺和善于捕捉新奇事物的創新意識,特別是在農村小學,教師要有意識地對一些平時無甚用途的東西“打主意”,變廢為寶,直接打造一些適合學生使用的簡易“器材”。盡可能地開發新型器材或開發已有器材的多種功能,盡可能地讓農村學生接受更多的、更好的體育教學,享受體育給他們帶來的愉悅,在推動農村小學能更好地實施體育新課程的同時,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
農村基層小學雖然在場地器材方面存在滯后的現象,但只要我們能著眼于實際,敢于創新,多想辦法,變廢為寶,也不失為解決目前這一實際問題簡易、有效的途徑。
5.精心設計課堂組織形式
體育教師在備課時經常會考慮如何合理地調動隊形,哪個位置做示范最有效,何時進行講解點評效果最佳,如何用少量的器材發揮最大的課堂效益。只要我們提高認識,在課堂組織結構上下工夫,組織嚴謹、分組合理,靈活變通,我們農村小學同樣能上出高質量、高效率的體育課。特別要充分發揮鎮中心體育教研組和專職體育教師的引領作用,加強校本研訓工作,提升兼職教師的教學能力。
第一,兒童化。兒童化教學就是要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體育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兒童是以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為主,教學活動中,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兒童的“本性”往往毫無保留地反映在體育課中,體育教師應了解兒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顏組織體育教學,才能防止體育教學的“成人化”。要防止單純技術傳授。有些體育教師把現代競技運動中的先進技術充實到小學教學中,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但必須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這樣做也不一定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質,切勿單純地以技術掌握程度來評定教學的好壞。
第二,游戲化。小學體育教學中很好地運用游戲教材,充分發揮游戲教材的教育因素,對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游戲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對小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體育游戲是小學生喜愛的體育教材之一。體育教師應適當地采用游戲方法進行教學,在課的開始和結束階段,采用游戲法對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課的順利進行。小學階段的兒童生理、心理特點是興奮占優勢,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單調的練習,學生容易產生疲勞,因此,要采用變換游戲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學,使每一個游戲都能吸引學生。通過游戲,提高小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是小學生體育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在推進農村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大力實施新課標的背景下,我們廣大農村體育教師應克服場地器材等不利因素,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大力開發各類體育資源,立足課堂,精心設計、組織教學,備好、上好每一堂體育課,為廣大農村孩子的健康成長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