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求真實的背景,強化數學教學的生活性、實用性,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教學過程中應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領悟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的樂趣。
一 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學習數學
捕捉“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去捕捉“生活現象”,采用生活數學實例,為課堂教學服務。例如:在教“千克和克的認識”這一內容時,指導學生在家庭收集有關標稱克和千克重量的東西,并做適當的數據記載。課堂里,師生進行交流。教師將準備的一袋方便面和一桶奶粉帶進課堂,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通過比較一系列的感知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觀念。再把學生自己準備的東西分小組展開小組活動。讓孩子深刻地感受克和千克的大小,樹立重量概念。以后在生活中碰到實物中估計重量他們就會覺得很容易了。再如,我在教學面積單位時,講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先讓學生伸出大拇指,指出1平方厘米和自己的大拇指的指甲差不多大小;然后拿出一個粉筆盒,告訴學生1平方分米和粉筆盒正面的大小差不多。1平方米這個面積概念有多大呢?上課時,找一小組畫一個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告訴學生這就是1平方米,1平方米的面積到底有多大,我讓學生分組站進這1平方米的地面上,親身感受1平方米的面積大小。當學生一個個都擠上時,他們既高興,又驚訝。原來,1平方米的面積這么大,能站下這么多的同學。這樣,在同學們既興奮又驚奇的目光中,我們完成了對1平方米這個面積單位的認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善于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嘗試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如果能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導學生通過聯想、類比、溝通,對數學知識有感性的認識,加深對新知的理解。數學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創設運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際活動的機會,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
二 利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數學要應用于生活。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后,在運用的過程中,讓學生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體驗數學的價值,體會學習的快樂,從而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現在,股票、利息、保險、買房子和車子分期付款、證券等經濟方面的數學問題,已成為人們的常識,日益介入人們的日常活動。再如,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儲蓄利息、打折購物問題均發生在我們身邊,買東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離不開數學。學生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不僅激發了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數學走向生活。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有趣,學得有意義。
因此,當學生學習了數學知識后,教師應及時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嘗試用所學知識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模擬“生活經歷”,創設問題情境,數學教學中,要求教師要更多地配置生活原型,如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后問學生:為什么樹快要倒時,只用做成三角形的支架而不是其他形狀呢?再如,學習了“長、正方形面積計算”后,請學生計算如果給教室鋪地磚,需要買多少塊地磚等,這樣學以致用,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觀點看事物、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在學生學習了統計圖表后,教師安排課后作業,讓三四個學生組成一組,課后到某路口收集某一時刻的交通工具客流量,然后制成一張統計表。第二天,一張張學生自己收集信息的統計表呈現在教師眼前。更為可貴的是,有一組學生別出心裁,去收集行人、自行車、助動車遵守交通法規與違規的信息。盧梭曾說:“通過兒童自身活動獲取的知識,比從教科書、從他人學來的知識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們的身體和頭腦都得到鍛煉?!痹诮虒W中盡量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有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在這一環節中,老師用學生熟悉的活動代替了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的事物,讓學生覺得新鮮有趣,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正可謂“一舉兩得”。隨著一個個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逐漸領悟到數學并非枯燥無味,數學源于生活,又能為生活服務,體現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如果我的數學學得不好,那么將來我要辦公司則可能無法準確把握公司的狀況。
總之,源于學生身邊真實的生活世界蘊含豐富的數學問題,如何讓它們水乳交融,讓學生走進生活學數學,使數學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在學生在生活經驗基礎上構建知識,從而使學生感到學數學親切、自然、具體、樂趣,展現了數學的無窮魅力。
〔責任編輯:高照〕